皮肤微环境与术中获得性压伤关系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描述武汉某三甲医院脊柱后路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伤的发生情况。2.探索手术患者受压部位微环境(皮肤温湿度)的变化规律。3.分析术中皮肤微环境与压伤发生的关系。4.找出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伤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推断实施预防措施的关键节点,为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术中压伤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10月在湖北省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外科手术室择期进行脊柱后入路手术的9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回顾、小组讨论确立研究数据收集表,该表主要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和术中受压部位微环境的变化及其压伤发生情况。资料收集由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研究员人员完成。通过查阅病历填写患者一般信息及相关检查指标。术中分别用WTM-2000无线体温监测仪和菲斯凯尔皮肤水分测量仪测量皮肤表面温度和湿度(监测部位分别为,颧骨下2cm及髂前上棘前侧2cm)。使用体温探头连续监测研究对象的核心温度(监测部位:鼻咽部)。同时控制手术室环境温度是22-24℃,相对湿度为50-55%。测量并记录手术开始时、手术中每30min、手术结束时受压部位的温度以及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时的湿度。评估并记录术前即刻患者的皮肤状况、术后即刻至术后3天患者压伤发生情况。数据统计方法因数据种类而异: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或等级资料选Mann-WhitneyU秩和检验。术中压伤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1.研究对象共99例,发生术中压伤10例(40处),压伤发生率为10.1%。术中压伤多发在手术结束后24h内。颧骨及髂前上棘为压伤好发部位。俯卧位压伤发生后,转归良好。2.不同时间点受压部位皮肤微环境的组内比较⑴皮肤温度(1)未发生压伤的患者(A组):颧骨和髂前上棘皮肤温度均持续升高,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显示,颧骨处:从手术开始至手术2.5h,相邻两个时间点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2.5h至4.5h,除手术3.5h与手术4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相邻时间点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髂前上棘处:从手术开始至手术4h,相邻两个时间点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4h与手术4.5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发生压伤的患者(B组):颧骨和髂前上棘皮肤温度均持续升高,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显示,颧骨处:从手术开始至手术4.5h,相邻两个时间点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髂前上棘处:从手术开始至手术2.5h,除手术0.5h与手术1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相邻时间点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2.5h至手术4h,除手术3h与手术3.5h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相邻时间点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4h与手术4.5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皮肤湿度(1)颧骨处:A、B两组患者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髂前上棘处:A、B两组患者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相同时间点受压部位皮肤微环境的组间比较⑴皮肤温度(1)颧骨处:手术开始至手术3h,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3.5h至手术4.5h,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温度改变量B组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髂前上棘处:手术开始至手术4h,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4.5h,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度改变量B组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皮肤湿度(1)颧骨处,手术开始时,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度改变量B组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髂前上棘处,手术开始时与手术结束时,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度改变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单因素分析表明,性别、术中低血压、核心温度升高、皮肤温度升高、皮肤湿度升高与术中压伤发生有关(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术中低血压(OR=6.9,P<0.05)、核心温度升高(OR=11.5,P<0.05)、表面温度升高(OR=7.0,P<0.05)是术中压伤的危险因素。结论:脊柱后入路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伤发生率为10.1%。随着手术时间延长,发生压伤组和未发生压伤组皮肤表面温湿度、核心温度均持续上升。受压部位不同,皮肤温湿度变化规律存在差异。护理工作者术中应密切关注受压部位皮肤温度,颧骨处可在手术3h时,髂前上棘处可在手术4h时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皮肤温度,减少术中压伤的发生。核心温度升高、皮肤温度升高、术中低血压为术中压伤的主要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团队交互记忆系统是影响团队知识分享与群体智力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58个工作团队310名成员的调查,检验了交互记忆系统的三维模型与群体智力的四维结构,分析了交互记忆与群
为了探讨石阡苔茶茶多酚醇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以石阡苔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对影响茶多酚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即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次数、浸提时间等进
在重力流制排水管网中,由于污物的沉积,会引起输水能力的减少。在直径小于1500毫米的排水管道上,均设置了防淤的清洗口。直径大于1500毫米的矩形或圆形排水管道,由于缺乏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发展。对于房屋建筑来说,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地基施工,所以也可以说,地基施工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的质量与使用寿命等方面。因此
中医美容专业是一个实践操作性极强的专业.为突出“职业性、应用性”的职业教育培养特色,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与惠州旭兰美业有限公司协同创建一所集教学、临床、科研为一体
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基施生物菌肥(Bi处理)与追施石灰(L处理)及其配合施用(Bi+L处理)对晚稻湘晚籼12号生物量、水稻对土壤Cd的富集情况、4个生育期内各部位间转运系数
蒙古族作家满都麦的创作始终贯穿着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文化建构,使他成为怀有强烈宇宙感的诗人。正是在这一文化层面上,满都麦与普里什文一样,对自然有着“亲人般的关注”。草原的
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某充电运营商提供的充电桩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充电过程数据和充电桩地理信息数据。研究的目的是预测充电桩的充电量,充电量指单个桩群充电量和系统总体充电量,充电量的预测有以下三个目的:1)使充电设备厂商可以根据充电量动态调整电价,比如在充电量比较低的时候降低电价,鼓励消费者充电,避免资源浪费;在充电量比较高的时候提高电价,增加收入。2)在预测到未来一段时间将要有充电量高峰的时候,可以提
通过对大粒径砂卵石土进行直剪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密实度、含水量和粒径大小对砂卵石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砂卵石土的抗剪强度指标随着密实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增
目前,平板电脑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将半导体制冷片加入到了散热器中,并通过调整底座的外形和配合方式,使半导体散热器具有了更好的散热效果。利用半导体制冷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