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渡时期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学术界长期研究并存在很多争论的基本理论问题。本文在全面阐述马列主义过渡时期论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着力研究我党对过渡时期理论的创新性运用与发展,力争在该问题上取得突破,这将对我国当前的理论与实践产生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论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引言。首先论述了研究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者关系的时代背景,在对当前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具体介绍了文章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过渡时期理论的探索。该章首先全面概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过渡时期论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过渡时期的终点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建立,过渡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政治任务、经济任务和文化任务的统一。接下来,笔者又分析了列宁、斯大林对过渡时期论的探索,认为列宁过渡策略的转变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过渡时期论的正确探索和最大贡献,斯大林的探索则导致了过渡时期论的变异。
第三章:中国共产党对过渡时期理论的创新性运用。该章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了比较,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中国共产党创新性运用过渡时期论的成果,实现了马列主义过渡时期论的第一次中国化。
第四章:中国共产党对过渡时期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该章第一部分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确立依据、科学内涵以及历史定位,第二部分分别从社会发展阶段与两种思想理论的角度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异同,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新民主义主义社会的承接与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马列主义过渡时期论再度中国化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过渡时期论进一步发展的结晶。
第五章:结论。对全文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过渡时期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指导下,进行长期的现实社会主义建设,最终过渡到经典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