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社会秩序思想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子》一书的内容十分丰富,对其研究主要涉及《管子》经济、法律、政治、军事、科技等方面,但对《管子》秩序思想的研究不多,笔者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情况,从多个角度分析《管子》的社会秩序思想,希望《管子》社会秩序思想能够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一些帮助。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管子》社会秩序思想产生的条件:主要从时代背景和管子的个人经历两方面来阐述。时代背景包括了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社会政治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三个方面。社会经济背景主要叙述了由于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变革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公田集体劳动的形式遭到彻底破坏,土地私有化最终导致土地买卖关系的产生和奴隶社会井田制度的彻底崩溃,实现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向封建制生产关系的转变。政治背景是:春秋时期,周王室的威严已经一落千丈,中原各诸侯国之间斗争激烈,都想做中原霸主。动乱的中原局面,给少数民族以发展的机会,他们不断地骚扰中原各国,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社会的正常秩序已经遭到破坏,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思想文化背景:《管子》社会秩序思想的形成就是以有着丰富的内涵的齐文化为思想文化背的,文化以其开放性、务实性和自由性为主要特征。二、《管子》社会秩序思想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这篇论文的重点章节。包括经济秩序、政治秩序和伦理秩序。经济秩序这一节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的:农业方面的改革从土地制度改革和粮食资源的管理两个方面叙述;工商业方面的改革从工商业者的地位和作用及“官山海”政策两个方面叙述;《管子》的“轻重”理论的简单阐述。政治秩序主要包括:“叁其国而五其鄙”的行政区划管理;职位设置和人才选拔,管子特别重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官吏选拔的“三选之法”、“百年树人”的人才培养观以及“察能授官”的人才任用思想。政治秩序中最重要的是实行以法治国。法是君主安邦定国的重要手段,法是君主用以规范人们行为的工具。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普通百姓、一般官吏和君主都要受法律的约束和控制,一般官吏和君主还要做到严格执法,依法办事。为了做到公正执法,必须做到赏罚必信,任何人做了违法之事,都要根据法律规定来进行相应地惩罚,做到罚不避亲,这样才能树立法的权威,才能积极发挥法的教育和引导作用。现代社会转型期,要求我们要依法治国,我们可以从中发掘一些适合现在法治建设的经验。伦理秩序从“礼义廉耻”和民本思想两个方面阐述。在道德规范中,《管子》特别重视礼义廉耻,并称之为“国之四维”。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主要从顺民心、从民欲的角度来阐述其爱民思想、富民思想和利民思想。现在的现代化建设也倡导以人为本,我相信我们可以从《管子》的民本思想中吸取精华,找出适合的有用思想,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管子》社会秩序思想对商鞅和韩非子的影响。对商鞅的影响主要从其“重农抑商”政策和法治思想两个层次论述。商鞅的“重农抑商”政策是受管子的“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两者对商人和商业的态度还是有区别的。商鞅也主张以法治国,主要提出治国要“缘法而治”、刑无等级以及重刑轻赏和轻罪重罚等法治思想,不提倡实行德治。这和《管子》的德法并举的治国思想是不同的。对韩非子的影响:韩非主张“法,术,势”相结合的治国思想。韩非特别强调君主要擅于使用权术来维护君主专政的统治秩序,这和商鞅侧重于严刑峻法有所不同;刑德二柄的思想和《管子》的赏罚必信有异曲同工之妙。四、《管子》社会秩序思想的意义分别从前人对《管子》社会秩序思想的评价和笔者对《管子》社会秩序思想的解读两个层次阐述。前人对《管子》社会秩序思想的评价笔者主要选取了诸葛亮和梁启超两位,了解他们对《管子》社会秩序思想是一个什么态度以及他们从中所受到的影响。笔者主要运用社会控制理论、社会冲突理论来对《管子》社会秩序思想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现代社会的具体情况来论述对现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其他文献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知识的支撑,而知识贫困是导致当今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源所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中国农村知识化就不可能有中国完整的
“除非被逼迫到生活的悬崖,否则他们极少想去直接推翻或者改变统治体系,他们要在这个体系中活下去,活过今天,这个星期,这个季节。”这是美国著名学者斯科特眼中的马来西亚农
交换意味着给予和索取,学术中将其抽象为奖励与惩罚两个维度。Molm(1988)以交换理论学者爱默森的“社会圈”结构为基础构建模型,对交换中的奖励权与惩罚权的使用进行了实验研究,但
介绍采用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对离子膜碱中三氧化二铁进行的测定,并就吸收曲线、邻菲啰啉铁络合物的稳定性、显色剂浓度对照试验、邻菲啰啉与铁的摩尔比、溶液酸度对络合物的
生活方式是关于“人怎么生活”的问题,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涉及到人们消费、观念、态度等各方面的因素,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研究和探讨农民的生活方式,具有极大的学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庄子是一位思想深睿的思想家。庄子思想是在王纲解纽、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下产生的,它是战国诸子“思以其学易天下”社会思潮的一部分。它所表现出来的思
社会秩序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社会控制是社会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规范的实施机制。社会控制通过外在的约束和制约,将社会冲突限制在社会秩序所允许的范围内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和流动是我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变革之一。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庞大的流动群体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