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3G业务在中国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移动性的支付手段将是大势所趋。并在《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国家将移动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工程(手机支付)列为部署的六大重点引导工程之一。在中国手机用户人数已突破7亿,手机上网年增加人数为1.2亿,近年来,国内手机支付用户已达到8250万人,并且人数逐年增多。因此,手机支付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人们并不容易很快的接受一项新技术,在接受的过程中,会受到环境及诸多因素的影响。用户在接受手机支付这样一种新技术时,何种因素对用户的决定起更大的影响,这成为了提供手机支付业务的运营商及相关部门亟需了解的重要问题。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整合技术接受模型(TAM)、TAM2和个性化及情景依赖服务整合模型(CAM),结合各模型优势提出影响手机支付用户接受和使用的关键因素。梳理总结前人的经验与结论,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分析,发现感知移动性、感知成本、安全性、感知的服务质量、主观规范等因素对用户使用意愿有影响。利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构建模型,并以样本数据实证检验,最终发现对用户使用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因素,并依据这些重要因子对相关部门提出一些管理建议。论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对提供手机支付服务的运营商及相关部门在业务制定过程中提供一些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