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金融危机随时可能肆虐的时代,如何加强公司对抗风险的能力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高效的营运资金管理也开始成为企业的重要日程。企业营运资金的投入和收回过程的不断循环,使得企业采购、生产和销售这三个阶段密切衔接在一起,促使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并从这一过程中实现价值增值。因此,营运资金的管理效率的高低会对公司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产生重大影响,营运资金管理水平牵连着公司的生死存亡。在实务探索领域,营运资金管理实践发展速度迅速,企业不断探索和寻求高效营运资金管理的方法和途径。而在理论界,营运资金管理理论的研究的进步不是很明显,这种情形无法与营运资金管理在公司财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相对应。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研究营运资金时,普遍将营运资金按照要素划分为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三部分,没有将预付账款、应交税费等其他营运资金项目考虑在内,视角较为狭隘。王竹泉等提出的基于渠道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效率评价体系,较完善地包含了营运资金的各组成项目,能较为精确地衡量营运资金管理效率。而对于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具体如何的问题,由于各个学者所研究行业、年份、国别的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并没有得出完全一致的结论。以这些情况为前提,本文以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效率评价体系为解释变量,选择拥有较为完整供应链的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2012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本文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然后阐明了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紧接着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在研究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并且列出了本文的研究贡献之处。第二部分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将国内外目前对于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研究划分为两个方面:营运资金管理效率评价指标研究,以及学者们对于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和公司绩效相关性的研究。在梳理文献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和总结。第三部分为理论分析部分。首先界定相关概念,包括营运资金的含义和公司绩效的含义,以及这两个关键概念的衡量指标,然后阐述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理论、渠道管理理论及客户关系理论。最后对于渠道视角下各个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具体的分析。第四部分为实证研究设计部分。首先提出研究假设,接着设定变量,然后说明样本的选取和数据来源,构建模型。第五部分实证分析部分。分别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实证检验各个渠道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最后替换被解释变量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第六部分为实证研究的结论及研究展望。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结合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目前营运资金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良建议,并列出了本文的研究局限之处。本文的贡献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跳出传统的研究普遍选取现金周转期来衡量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研究思路,依据王竹泉教授提出的基于渠道理论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在详细了解供应链管理、客户管理和渠道管理理论的基础之上,选取基于渠道视角划分的营运资金管理效率指标体系来衡量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从采购、生产再到营销三个渠道,试图更加全面深入地探讨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第二,现有研究表明对于处于不同地区的公司,或经营领域及行业不同的公司而言,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和公司绩效的关系不完全相同,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就必须考虑到处于不同行业的公司营运资金的异质性。由于制造业公司相对而言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供销的供应链,本文选取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索制造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会相对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