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起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关于规范股权激励的文件。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以及中国证券市场环境的逐步成熟,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针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已迈入迅速发展期。自2006年至2011年底,沪深两市已有约315家上市公司披露过股权激励方案。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有效性对我国资本市场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建立证券市场之初时的上市公司绝大多数是国有企业通过发行股票转变而来,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和政府监管机构的职能转变,规模不断扩大的私营公司也可以通过上市来募集资金,发展壮大。中小板、创业板的设立也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资本市场结构。此外,新兴行业的崛起对传统企业也产生了不小冲击。因此,对我国股权激励的研究必不可少地要对不同上市公司进行比较分析。目前,我国A股上市公司采取的股权激励类型主要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增值权三种,其中以股票期权激励方式占多数。本文将把所研究的上市公司分为“国有控股与非国有控股”、“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主板、中小板与创业板”三部分,并仅就股票期权这一种股权激励方式对其有效性分别进行比较研究。本文采集样本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公告及其他相关统计信息,以EVA回报率和净资产收益率(ROE)一同作为衡量公司价值的指标,把“EVA回报率差值”和“加权扣除ROE差值”作为衡量激励有效性的被解释变量,把“预期收益强度”和“激励比例”作为解释变量,通过建立适当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以验证管理层股票期权激励在我国不同上市公司中的有效性。本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对国有控股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价值提升作用均不显著。股票期权激励比例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能力(公司总体价值的增长效率)具有显著正相关。预期收益强度对新兴行业上市公司的成长能力(公司总体价值的增长效率)和盈利能力(公司对股东权益的利用效率)均具有显著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