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理论界主要从二元结构、人力资本、城市偏向的政策与制度及对外贸易四个方面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成果,但鲜有文献从文化的角度对城乡收入差距展开分析。正如马克思所说“物质贫困的背后往往是精神的贫困、观念的贫困”,文化在经济发展中作用巨大。本文试图从城乡文化差异的角度入手,探讨文化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理论、文化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及发展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将文化差异解读为权力距离、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度与女性度、不确定性规避和长短期导向这五个维度的差异,采用价值调查模型(VSM2013)标准问卷,对全国20个省份的城乡居民进行调研,得出城乡在各文化维度上的差值,并提出假说:城乡在权力距离、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度与女性度及不确定规避上的差异对收入差距有正向影响;而在长短期导向上的差异对收入差距具有负向影响。为了进一步分析文化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本研究还根据问卷结果测算出城乡间的文化距离,同时搜集了2003年到2014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基于文化差异的实证模型对假说进行检验。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发现:城乡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城市更倾向于低权力距离、个体主义、男性度、低不确定性规避及短期导向,农村则相反;城乡各文化维度差异对收入差距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和“不确定性规避”差异对收入差距具有正向显著影响,而“权力距离”、“男性度与女性度”以及“长短期导向”差异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对策:重视文化差异的影响,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重视竞争意识的培养,充分挖掘个人潜能;重视风险意识的培养,积极拓宽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