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提出建立国家创新体系,通过企业自主研发和自主知识产权,形成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坚力量,理应在自主创新方面起引领作用。然而,近些年来,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状况与其应有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不相适应,与发达国家甚至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仍存在着一定差距,技术创新不足问题突出。影响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侧重于从动力方面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对技术创新问题从三个范式进行了理论综述:演化经济学范式,代表人物是熊彼特;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代表人物是诺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代表人物是马克思。接着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以生产关系为核心,从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两个层面研究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从产权、市场、企业和政府四个方面分析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结合演化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技术创新的思想,从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两个层面有机结合的视角深入分析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问题。本文也运用产权制度、激励制度、市场结构和政府行为等这些常用范畴,但不是停留在市场一般,而是将赋予它们特定的经济内容。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主体问题,本文更强调普通劳动者的创新主体作用。
另外,本文选择从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问题作为研究视角,而不是笼统的研究技术创新问题,也不是研究一般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问题,这样更能突出国有企业的制度性特征和技术创新动力问题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