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箱拱肋系杆拱桥以跨越能力大、承载能力高、结构轻盈美观和施工方便等特点,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对钢箱拱肋系杆拱桥设计理论的研究则相对落后于工程实践,尤其在动力特性及稳定性方面的研究更落后于静力特性方面的研究。本文以广州地铁六号线上的白沙河大桥为工程背景,以有限元计算及相关现场试验为基础,对钢箱拱肋系杆拱桥自振特性及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的动力响应进行了计算,同时对在施工阶段及成桥运营阶段桥梁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对课题的研究意义及背景进行了阐述,对钢箱拱肋系杆拱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全桥空间杆系模型,并结合APDL语言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对桥梁的动力特性及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并与试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空间杆系模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2)基于兰索斯法对钢箱拱肋系杆拱桥的自振频率及振型进行了计算,并讨论不同参数变化对钢箱拱肋系杆拱桥自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支承条件外,主梁及拱肋的刚度、矢跨比对钢箱拱肋系杆拱桥的自振频率及振型影响较小,这些参数在设计中应以满足静力性能为主。(3)通过将列车荷载简化成集中常量力,分析了列车以不同速度工况通过桥面时钢箱拱肋系杆拱桥的动力响应,并对计算得到的时程曲线和数据进行分析,最后通过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当列车质量与桥梁质量相比较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集中常量力模拟列车移动荷载。(4)分析钢箱拱肋系杆拱桥的稳定性,并重点对钢箱拱肋系杆拱桥在施工阶段及成桥运营阶段的线弹性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并讨论不同参数变化对桥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拱肋宽跨比及非保向力效应外,活载、拱肋及桥面系刚度、矢跨比对桥梁自振特性影响较小,钢箱拱肋系杆拱桥稳定性主要与恒载及结构的布置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