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主校区呼和浩特东、西两个校区即原内蒙古林学院、内蒙古农牧学院的8个餐厅为对象,分析比较各学生餐厅以蔬菜为主的食材消费及价格情况,以及与当地气候、蔬菜生产和食材市场供应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季节蔬菜食材供应价格与生产上市季节密切相关。从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直到寒假临近,即从9月到12月,蔬菜进价普遍由低到高,呈现小幅度增长趋势,这主要与当地蔬菜生产和上市逐渐由旺季走向淡季有关。第二学期,即从3月到6月,菜价大部分呈现下降趋势,这主要与当地气候条件和蔬菜生产上市逐渐由淡季走向旺季有关。呼和浩特市属温带气候,春季耕播,夏秋收获,露地蔬菜如马铃薯、萝卜、大白菜、红薯等价格稳定偏低,而设施蔬菜基本属于高价蔬菜。香菜、菠菜、油菜、韭菜等小菜涨幅显著,这主要与其需求量小有关。(2)不同年份蔬菜价格和消费量与蔬菜产量密切相关。在2011-2014年间,2012年蔬菜价格偏高,2013年菜价较低,2011年后半年和2014年前半年价格介于前两年之间。这主要是由于2013年蔬菜丰收,而2012年受气候影响,本地蔬菜欠收,外地蔬菜运输成本增长,菜源紧缺。(3)蔬菜需求量与菜价有关。从各学生餐厅的需求量可以看出,产品价格下降之后,一些价高的精品蔬菜销量显著增加,而当精品蔬菜价格偏高时,一些基本的露地蔬菜如马铃薯、大白菜、萝卜等一直保持着销量领先地位,这主要由于在校大学生家境贫寒者居多,高收入家庭只占少数。也从中反应了内蒙古地区整体国民经济国民收入偏低,尤其是农民阶层更低。(4)主食及其他副食,如肉类、禽蛋及调味品等价格比较稳定,年份或季节动态变幅很小。副食中仅有少数肉类和鸡蛋价格有较大变动。以上分析表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餐厅食材价格存在季节波动、长期稳定及超常波动等现象;食材价格变动通常受食材流通和生产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影响蔬菜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其市场充盈度和学生购买能力。论文针对这些变化规律和原因提出了高校学生餐厅食材管理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