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分为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三部分。1.文献综述较为系统地总结了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概况,并对近十几年来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现代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2.理论研究结合历代医家的论述和现代医学的研究进展,从肝火论治高血压病。3.实验研究3.1目的研究三草降压汤(SC)治疗高血压病的同时,观察其时效、量效关系,并初步探讨其降压的具体作用机理,探讨SC降压作用与内皮素、一氧化氮、心钠素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之间的关系。3.2方法采用SHR、RHR两种高血压大鼠模型,观察SC单次给药的降压作用,研究其时效、量效关系。观察SC长期给药的降压作用以及对心率、体重、一般行为的影响。采用放免法观察SC对血浆内皮素、心钠素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采用硝酸还原酶法观察SC对血浆NO的影响,从而明SC的降压作用机理。3.3结果3.3.1三草降压汤单次给药时效及量效关系研究SHR、RHR两种模型大鼠灌服不同剂量三草降压汤(SC)后,有明显的抗高血压作用,给药后2h即有降压效应,至4小时达到峰值,至6小时血压降低仍较明显,8h后血压逐渐恢复接近治疗前的水平。SHR模型大鼠SC小剂量组的降压作用不明显,SC中剂量、大剂量组的降压作用更为明显,呈现较明显的量效关系。而RHR模型大鼠给予小剂量时降压作用明显,给予中剂量时达到最大降压效果,大剂量时降压效果反而下降。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3.3.2三草降压汤长期给药对SHR及RHR血压、心率的影响及对一般行为的影响SC连续给药可明显缓解SHR、RHR两种高血压模型大鼠在高血压早期血压的增长的趋势,抑制高血压病程的进一步发展。与模型组同期相比降压幅度达15mmHg以上,说明SC有很好的降压作用。SC能使SHR大鼠易激惹程度下降、打架减少、小便转清、大便不干,使RHR大鼠精神转好、食欲转好、活动增加,另外毛色不泽与遗尿现象亦有改善。SC对SHR大鼠体重无明显影响,但能够在降低血压的同时缓解RHR大鼠体重的下降趋势。3.3.3三草降压汤对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心钠素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SC能明显降低SHR、RHR两种高血压大鼠模型血浆ET浓度、升高血浆NO浓度、调整二者的平衡,这可能是其发挥降压作用的重要机制。SC连续给药后ANP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说明SC的降压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SHR大鼠血浆ANP水平相关。RHR模型组与中药组的血浆ANP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中药组相对模型组来说无显著差异(P>0.05)。SHR大鼠正常组、模型组与SC组在PRA含量上并无显著差异。SC组与模型组AngⅡ含量无明显差异,提示SC对SHR大鼠的降压作用并非是通过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调节达到的。SC可明显降低RHR大鼠血浆PRA、AngII含量,提示SC对RHR大鼠的降压作用可能是通过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抑制,从而达到降血压的目的。3.4结论3.4.1 SC单次给药具有很好的降压作用,该方的降压作用存在较明显的时效、量效关系。3.4.2 SC连续给药有很好的降压作用,可明显缓解SHR、RHR两种高血压模型大鼠在高血压早期血压的增长趋势,抑制高血压病程的进一步发展。3.4.3 SC在降低血压的同时亦对所出现的症状加以改善,体现了中医药整体调节的特点。3.4.4 SC在降压同时能明显降低SHR、RHR两种高血压大鼠模型血浆ET浓度、升高血浆NO浓度、调整二者的平衡,这可能是其发挥降压作用的重要机制。3.4.5 SC能升高SHR大鼠血浆ANP浓度,提示SC的降压作用机制与升高SHR大鼠血浆ANP水平相关,而SC对RHR大鼠血浆ANP浓度的调节并不明显。3.4.6 SHR大鼠SC组与模型组PRA、AngⅡ含量无明显差异,提示SC的降压作用机制并非源自对SHR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调节。3.4.7 RHR大鼠SC组血浆PRA、AngII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提示SC的降压作用机制与抑制RHR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有关。3.4.8 SC的降压作用机理是多方面的,SC的降压作用是通过多靶点来完成的,针对不同的模型是有选择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