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STM1/p62对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上皮滤泡细胞来源的甲状腺癌是全球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急剧上升。国际范围内,甲状腺癌是韩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美国女性第五常见的癌症。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状癌,虽然死亡率较低,但其复发率较高,在某些亚型患者中复发率达20-30%,甚至更高。尽管PTC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很高,但大多数患者在经过手术加放射性碘和定期复查等标准治疗后预后良好。然而,手术无效和放射性碘难治的PTC仍然是导致甲状腺癌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并且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人们普遍认为,自噬和代谢系统通过细胞内蛋白质的分解及再分布来帮助肿瘤细胞存活。在我们之前的研究中,我们通过PCR发现PTC组织中p62的表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因此,我们认为p62在PTC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通过调控PTC细胞的生长,实现细胞内稳态的精确调节。Sequestosome 1基因(SQSTM1)也被称为p62,位于5q35,是泛素化系统中的一个适配蛋白,也是选择性自噬中的一个货车蛋白,在调节细胞内蛋白降解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也有报道指出,p62还参与了细胞周期、细胞代谢、硒对过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等多种细胞生物学活动。p62基因突变与骨Paget病、小鼠髓系白血病进展、神经退行性疾病、肥胖、血管衰老、衰老病理和癌症密切相关。p62由440个氨基酸组成,覆盖10多个结构域和结合位点,是调节胰岛素信号、能量平衡、脂肪生成、BAT产热、炎症、氧化应激、凋亡等多种细胞活动的关键中心。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62参与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包括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Keap1-Nrf2途径、ERK途径、p38/MAPK信号转导途径,证实p62对细胞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我们从多个方面探讨了p62对PTC细胞生理和功能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PTC的发病机制。材料与方法1.收集经临床手术切除的甲状腺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标本105例。通过RT-q PCR法检测p62基因在肿瘤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应用统计学知识分析临床病理特征。2.收集正常甲状腺细胞系Nthy-ori 3-1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系TPC-1提蛋白,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水平p62蛋白的表达情况。3.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TPC-1细胞株的p62基因片段,构建稳定传代细胞系p62-KO-TPC-1,通过RT-q PCR和Western Blot实验验证其敲除效率。4.通过CCK-8实验、集落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周期以及RT-q PCR测增殖相关基因在TPC-1和p62-KO-TPC-1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评估p62对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p62对肿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在TPC-1和p62-KO-TPC-1中的表达情况,评估p62对肿瘤细胞凋亡能力的影响。5.构建裸鼠荷瘤模型。实验组细胞株(p62-KO-TPC-1)、空白对照细胞株(TPC-1)接种2组各7只BALB/c雌性裸鼠,观察小鼠行为变化,定期测量小鼠体重和瘤体体积,至接种第20天处死裸鼠,剥取瘤体称重,根据瘤体重量、体积生长变化情况做点图和线图,分析计算抑瘤率,评估两组细胞株在小鼠体内成瘤结果的差异。6.将剥离的裸鼠瘤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检测p62、PCNA、PTEN、P53的表达,并用Image J软件分析差异。7.收集TPC-1和p62-KO-TPC-1细胞提蛋白,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增殖凋亡侵袭迁移相关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p62对TPC-1细胞的作用机制。8.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结果1.105例PTC组织中p62蛋白表达率为69.5%(73/1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62的表达情况与肿瘤大小相关(P=0.0066),但是,p62基因的表达情况与患者的年龄、性别、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关系(P>0.05)。2.相较正常甲状腺细胞系Nthy-ori 3-1,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系TPC-1中p6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3.通过CCK-8法和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生长情况,可见p62敲低后,集落形成的能力减弱,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变缓(P>0.05)。4.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抑制TPC-1细胞中p62的表达可使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升高(P>0.05),结合CCK-8和平板集落形成的实验结果,表明敲除p62后TPC-1细胞周期被阻滞在了S期;敲除p62后细胞凋亡率上升(P>0.05)。通过Western Blot检测TPC-1及p62-KO-TPC-1细胞中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可见敲除p62后Bax的表达量明显增多,Bcl-2的表达明显减少。5.通过transwell侵袭迁移实验可见,敲除p62后,穿过transwell小室固定染色的细胞数明显减少,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降低。6.通过定期测瘤体体积绘制瘤体生长曲线可见,接种p62-KO-TPC-1细胞的瘤体增长更平缓,曲线下移,生长能力明显减弱,对照组TPC-1接种后瘤体生长曲线更陡峭,生长能力明显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瘤体后测瘤重,可以见到接种TPC-1细胞的瘤体较大,有统计学差异(P﹤0.05)。7.瘤体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实验组p62-KO-TPC-1瘤体组织p62蛋白低表达,且增殖相关蛋白P53、PTEN、PCNA染色较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PC-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敲除p62后ERK,AKT,CDK1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同时,p62-KO-TPC-细胞中p-AKT表达增加,说明p62缺乏可以促进AKT磷酸化,激活蛋白激酶的功能。在TPC和p62-KO-TPC-1细胞中,m TOR的表达未见明显变化,在m 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处理后m TOR的表达均下降。检测TPC-1和p62-KO-TPC-1细胞中使用自噬抑制剂Bafilomycin A1前后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结果显示p62敲除可诱导LC3-II的积累,表现为自噬激活。结果结论:1.在肿瘤组织中p62m RNA的表达异常增高,且其高表达与肿瘤大小存在相关,在细胞TPC-1中p62蛋白也表现出异常累积;2.在TPC-1细胞中,p62促进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抑制细胞凋亡,动物实验也表明p62有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3.p62可能通过ERK/AKT/AMPK通路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作用;4.p62可能通过Bcl-2介导的线粒体通路抑制细胞凋亡。
其他文献
不同土壤耕作处理对农业生产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西北地区传统的耕作方式容易导致土壤的进一步退化,加剧了对农作物生长的负面影响。近年来,保护性耕作方式由于其在生态学上
帮助行为的规制一般是在共犯规制体系之下。帮助行为本身属于异类特殊行为范式,但不可忽略。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经济多元化的环境里,新法益的出现让传统规制路径显得“力不从心”。立法者对共犯规制体系通过修正案进行了补正,便产生了对这一类行为的立法现象。帮助行为正犯化是作为立法技术的路径选择,其属于对帮助犯和帮助行为的异罪化、异刑化的独立规制,从而达到量刑上的硬性需求。帮助行为正犯化的入罪思路对帮助行为本罪或者
东北红豆杉主要生长于我国东北吉林老爷岭、张广才岭及长白山等地区。红豆杉中主要次生代谢产物是紫杉烷类化合物,紫杉醇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性化合物,是世界公认的广谱抗癌
极性词指那些只能出现在特定语境中的词汇,汉语典型的极性词有“任何”、光杆疑问词和极小词。本文以汉语“任何”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句法和语义两个方面分析其作为负极词时的
目的通过调查河南农村地区部分成年居民的一般资料、血脂各指标以及膳食摄入情况等资料,获得该人群特定膳食模式,探讨该人群特定膳食模式与血脂异常的关系,为控制血脂异常的
质权是债权人通过留置标的物,在债务未受清偿时,可就质物变卖价金优先受偿的约定担保物权。这种留置于清偿债务所形成的强制效果是抵押权无法取代的。法制史领域对于民国质权的研究围绕近代两次民法草案和《中华民国民法》展开,而对民初质权制度的研究并未引起更多的关注。民初政局动荡导致的立法缺位,使大理院推事在缺少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以西方质权体系为参照,对质押惯例进行改造,从而创设出新的质权制度。当前的研究成果中
目的检测足月儿晚发型败血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 DNA)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探索HMGB1与mt DNA的损伤修复是否有相关性,探索其在指导足月儿晚发型败血症的诊治是否具有临床意义。方法2018年4月到2019年2月入住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日龄大于3天的足月新生儿(胎龄37
在西方绘画这条历史长河里,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初期的西方现代绘画史中产生的形而上绘画。其中,我们对超现实主义画派都不陌生,然而形而上绘画是超现实主义的前身。形而上绘画
战后日本首相吉田茂连续五次组阁,七年执政,为日本的恢复重建铺垫了一条准则,也就是吉田主义。坚持吉田主义路线的政治家被称为战后保守政治家。大平正芳就是其中一位。大平正芳自60年代起就长期活跃在日本政坛担任要职,到70年代末期大平内阁成立之时,他深刻认识到了国际环境的变化,并且在内阁成立之初,就组建了九个研究小组,主要讨论为适应时代的变化,日本今后的发展方向问题。这九个小组的成立体现了日本作为一个保守
背景: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2012年我国胃癌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31.28/10万、22.04/10万,但胃癌5年生存率却不足30%。CD44与胃癌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具有抑瘤作用的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NS1)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CD44作为肿瘤干细胞的表面标记物,CD44剪接变异体(CD44 transcript var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