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世纪初的德国处于传统与革新思想并存的时期,此时德国的政治文化同样具有这样的特征。它既延续了德意志民族以及普鲁士地区的政治文化传统,又融合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思潮,对20世纪德国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借助重要政治事件的视角,是理解作为政治社会精神范畴的政治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1908年10月发生的“每日电讯报事件”正是这样的代表性事件。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英关系史中的一次重要历史事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的德国处于传统与革新思想并存的时期,此时德国的政治文化同样具有这样的特征。它既延续了德意志民族以及普鲁士地区的政治文化传统,又融合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思潮,对20世纪德国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借助重要政治事件的视角,是理解作为政治社会精神范畴的政治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1908年10月发生的“每日电讯报事件”正是这样的代表性事件。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英关系史中的一次重要历史事件,不仅仅影响了德国与英国之间的关系,也极大地影响了德国的国内政治局势。而在“每日电讯报事件”持续发酵的过程中,20世纪初德国的政治文化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从高层政治文化、大众政治文化、内政与外交的优先三个角度借助“每日电讯报事件”分析20世纪初德国的政治文化。第一章介绍高层政治文化,此时高层政治决策体制的低效和决策过程的紊乱反映出德国高层政治文化中皇帝的个人统治与首相的间接统治的混乱结合。第二章关注大众政治文化,伴随着大众政治兴起而狂热的民族主义构成了这一时期大众政治文化的典型特征。第三章讨论“内政优先”政策和“外交优先”政策,面对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交织的情况,“每日电讯报事件”表明了德国“内政优先”的政治倾向。这也反映了此时国内政治优先的政治文化。20世纪初德国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与独立性的特征,这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对德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进入新世纪后,温室效应下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北极冰雪加速融化,北极地区的各种经济、资源等利益持续增长,环北极国家和各世界大国有关北极利益之争夺也日益激烈。与南极地区不同,北极是一片冰雪汪洋,且在北极圈内,有八个国家的领土存在。这也使得国际社会对该地区无法像南极地区一样达成与《南极条约》类似的国际条约,以为各方解决国际争端和利益分配提供法律依据。无法可依的现状,并不能掩盖有关北极的日益频繁和严重的国际
随着旅游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民宿数量如雨后春笋般急剧上升,迅速成为旅行者选择的热门产业,但是由于市场的不成熟、经济条件和技术的制约。大多数民宿建筑都是利用各种老民用旧建筑进行改造设计而来的,而大多数旧建筑的空间布局并不适应当下的使用性功能,其基底也并非完善。而且,旧建筑大多数面临着拆除或重建,旧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面临着断层,所以如何把旧建筑合理的改造成民宿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以安徽祁门民宿为例
随着地方政府对本地特色商品发展和市场推广的重视,我国很多地方都涌现出了一些以本地原材料制作、加工、生产,或者借用本地文化品牌推出的特色商品,这些商品代表了当地的历史人文风貌和自然禀赋特征,如果扶持得当还能够给当地经济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本地特色商品虽然质量、功能等方面并不比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差,但在包装设计上,确实存在品牌形象不突出,很难反映地方产品特色的问题,尤其是包装上使用的元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纷纷重新推出制造业振兴战略,用以重塑经济竞争优势。与此同时,我国也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振兴战略必然对我国的经济产生冲击,尤其是在出口贸易方面。本文以24个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探寻发达国家制造业振兴战略对我国出口贸易的传导机制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首先分析了发达国家制造
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区域创新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可以依靠自主创新,而且可以通过开放创新,引进国际因素实现。在开发创新方面,可以通过引进先进设备、中间产品、国际研发投入等方式,其中引进中间品是进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探讨中间品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研究创新意义。本文综合采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定性
长篇小说《水死》发表于2009年,是大江健三郎的“长江古义人”系列作品之一。《水死》的故事时间发生在《优美的安娜贝尔·李寒彻颤栗早逝去》小说其后,讲述的是古义人在母亲死后10年,重新探寻父亲死亡的真相,在其过程中与名为“穴居人”的剧团及女演员髫发子相遇,协助他们改编作品,同时与右派进行斗争的故事。《水死》延续着大江文学一贯的引用特征,引用包括自己的作品在内的多个经典文学作品,这些文本互为补充,折射
理查德·瓦格纳是世界著名的作曲家和剧作家。作为瓦格纳“天鹅之歌”的戏剧《帕西法尔》,在西方文化史上具有多重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文学角度,综合运用文本分析、身体美学、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与哲学的跨学科研究等多种方法对其颓废和救赎主题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引言,着重从文学角度对瓦格纳的文学创作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做出梳理,然后就本文所使用的关键术语进行介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纹样创作过程中,线条的表现力以及意象图式结构的张力体现,创作的主客体之间的心理情感呈现与接受的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亦导致了张力的变化。文章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诠释了视觉张力在本文中的基本定义;第二部分从线自身产生的一种视觉张力的角度来陈述线条的特性,包括线条作为一种符号在传统纹样中的象征意义,以及线的写意性与有序性对纹样作品的形式结构与内容呈现的张力研究;第三部分主要是从纹样创
本篇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的素材选自《全球历史与新多中心方式》,由Manuel Perez Garcia和Lucio De Sousa所著,该书为次大陆地区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全球史研究来源,其范围覆盖欧洲、亚洲(特别是中国,日本和菲律宾)和美洲,作者旨在帮助读者了解东西方之间的分歧点和共同点。笔者选取书中前两个章节的原文作为翻译语料。笔者需要根据信息型文本其自身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方法来实现译文与原
函数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它不仅是高中数学阶段的一条主线内容,同时也是高等数学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函数概念又是学生存在理解困难的概念之一。那学生学习函数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具体是在哪些方面存在理解困难?为了提高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又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呢?本文针对以上问题以海口实验中学为例开展研究。首先,本文对函数概念教与学相关的文献进行评述,为之后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其次,通过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