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血清Tau 蛋白、Aβ1-42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g2007110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酒精中毒患者血清Tau蛋白及Aβ1-42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其参与酒精致神经系统损害的机制。  方法:40名慢性酒精中毒患者(饮酒时间均超过5年)按饮酒年限分为饮酒20年以上组及20年以下组。按头部CT结果分为脑萎缩组及无脑萎缩组。用ELISA方法测定40名酒精中毒患者及16名健康人的血清Tau蛋白水平。  结果:  1.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血清Tau蛋白为(22.47±15.14pg/ml),高于正常对照组(17.39±4.17 pg/ml)。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2.脑萎缩组(26.62±19.28 pg/ml)血清Tau蛋白水平有明显高于无脑萎缩组(18.10±7.22 pg/ml)及正常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脑萎缩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3.饮酒20年以上组(26.90±18.88 pg/ml)血清Tau蛋白明显高于饮酒20年以下组(19.10±10.85 pg/ml),以及正常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饮酒20年以下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4.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血清Aβ1-42(125.63±11.09 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2.17±33.21 pg/ml),有统计学意义(P<0.01)。  5.脑萎缩组(127.65±10.55 pg/ml)及无脑萎缩组(123.60±11.52 pg/ml)血清Aβ1-42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脑萎缩组与无脑萎缩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6.饮酒20年以上组(128.35±12.26 pg/ml)及饮酒20年以下组(123.40±9.76 pg/ml)血清Aβ1-42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饮酒20年以上组与饮酒20年以下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结论:  1.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在血清Tau蛋白、Aβ1-42增高,可能对慢性酒精中毒的诊断有意义。  2.Tau蛋白、Aβ1-42可能参与酒精致神经系统损害的机制。
其他文献
麦田怪圈是指那些一夜之间出现在小麦、黑麦、大麦和类似作物田地里的奇特图案。这些图案错综复杂,既有几何形状和圆形,也有抽象概念的形状,通常是在麦秆长到离地不久的高度,然后倒向同一个方向时形成的。有些麦田怪圈可以解释清楚,有些则至今仍是一个谜。无法被证明是人类杰作的麦田怪圈通常表现出奇怪的特征,而这些特征是难以或不可能复制的。    归咎于外星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注意到天空时有亮光出现
目的研究草苁蓉环烯醚萜苷(iridoid glucosides from Boschniakia rosscica, IGBR)对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 DEN)诱导的大鼠肝癌前病变的肝脏组织匀浆及线粒体的标志酶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进而探索其抗化学致癌的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个组,各组为12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Saline-BD-PH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红素加氧酶一1(Heme Oxygenase-1,HO-1)水平,从而探讨ACS患者H0-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