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出现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各级政府、社会、家庭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相关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可以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但不同运动方式和方法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在我国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的背景下,本研究以足球运动游戏作为干预方法,探讨对留守儿童一般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为留守儿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研究对象:以河南省濮阳市某中学初一年级的农村留守儿童(11-13岁)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三个班,分别随机从三个班中各抽取农村留守儿童50名,男女均为25人做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体育干预均采用整班进行。采用盲法,研究对象和体育干预实施教师对实验分组和班级中纳入的研究对象均不知情。每周2次,每次45 min,共16周。两组均没有受试对象退出。实验前后测定学生体质健康指标和一般社会适应能力,学生体质健康指标及评价采用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包括肺活量、50米快速跑、800米/1000米、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一般社会应能力包括生活满意度、孤独、抑郁、自尊、社交焦虑。抽取部分留守儿童进行访谈,并对访谈结果进行定性分析,主要内容为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对足球运动游戏的感受。研究结果:(1)与实验前相比,实验组被试的各体质健康指标均有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实验组被试男女生的生活满意度和自尊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抑郁和社交焦虑水平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男生孤独感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而被试女生孤独感反而显著高于实验前(P<0.01)。(2)实验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男生的1000米,女生800米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余指标两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男女生的生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男生的社交焦虑低于对照组(P<0.05);女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余指标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访谈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体育干预可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对足球游戏运动干预的研究结果表明,男生表现出对足球游戏运动的喜爱,能够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但大部分女生则认为足球游戏运动后造成身体不适,并认为影响学习。研究结论:足球运动游戏能有效的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质健康水平与心理健康状况,但运动方式、性别差异性是体育运动干预方法实施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