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与集体认同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qqokliuqiok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仪式作为文化的基本因素和社会形貌的展示方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20世纪以来涌现了一大批仪式研究理论。其中,扬·阿斯曼认为,仪式作为储存、传播文化记忆的一种媒介,对集体同一性的构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克里斯托夫·武尔夫从仪式参与者的表演即其身体演示的角度观察仪式。他认为,集体在仪式的演示过程中控制了参与者的身体,并以此将文化记忆刻进他们的身体,从而保证了他们对集体同一性的接受和认同。目前,仪式研究已渗透到历史人类学以及文化学记忆等各领域,并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即从仪式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阐释和理解。海因里希·海涅1840出版的残篇《巴哈拉赫的拉比》被视为研究海涅与犹太教关系的重要材料。而仪式对于整个文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小说的主人公总是处于一定的仪式中,但参与仪式的方式和态度却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在本文中,笔者以“仪式”作为文本研究的出发点,试图通过对小说三个章节仪式演示的分析,展示“仪式”对于文本在内容以及结构上的重大意义分析发现,在该小说三个章节中,作者将仪式分别置于三个不同的场景和空间:拉比的家、犹太教的会堂和犹太隔离区的街道;其间,集体成员通过不同的参与方式以及身体演示行为体现自己与集体的关系,表达自己的集体认同感。第一章的仪式氛围是虔诚和神圣的。通过仪式参与者的统一和重复的动作,一个和谐的集体和同一体被建立起来。包括拉比在内的犹太成员都十分认同自己与犹太民族的关系,并通过这个仪式加强了自己作为犹太人的归属感和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在第二章,通过叙事情景的转换以及犹太成员参与仪式的态度可以看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疏远,成员对集体的认同感有所下降。第三章,随着改宗的以撒的出现,个人与集体的距离进一步加大。由此,笔者认为:作者在对仪式演示的描写中,展示了个人与集体、犹太人与犹太教之间出现的不断距离化和陌生化的趋势。而这种距离化和陌生化趋势让人联想起海涅本人与犹太教的关系。因此,本文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小说中所展现的犹太认同感问题是否与海涅与犹太教的关系有关联的问题,进而从小说的创作过程以及小说中三个章节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叙事风格出发,探寻小说创作期间海涅与犹太教的关系以及这一关系对该小说表现的犹太人与犹太教之间距离化与陌生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文本中展示的犹太人与犹太教之间出现的不断地距离化和陌生化的这一趋势是必然的,它与海涅本人与犹太教日益距离化的态度有着密切的关联。
其他文献
教师素质的概念界定和要素结构研究是我国教师素质理论研究的两个核心内容。基于历史的视角和文献的梳理发现,我国学者提出了"心理学视角下"以及"职业质量说"、"基本条件说"
学业评价政策通过利益分配功能、自身的规范性和强制性影响教师评价素养的养成与发展。考察现有的学业评价政策及其执行,发现政策不利于教师评价素养的发展与提升。从支持教
目的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及探讨防范措施。方法选取北京市社会福利医院2014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483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
<正>如何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怎样为了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嘉定区南苑中学立足课堂转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使用"南苑学习单",努力引导学生"乐学善思"。一、"南苑学
互联网的技术特性和公民意识的觉醒之间的交汇,使得网络民意成为时下民主政治的新风标。我国网络民意的发展速度更为惊人,短短几年间,网络民意已经成为我国民主政治体系的重
阿尔茨海默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拮抗剂可部分改善临床症状,但其它在研药物尚未显示有明显疗效。免疫治疗取得一些研究进展,但仍
主动嗅觉的目标是利用移动机器人及其传感系统探测并最终确认环境中某种气味/气体的源头,在危险环境探索、灾难营救、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源查找等诸多方面均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现实主义是一种古老的文艺理论,在其理论形成的初期,它标榜一种对“客观现实”反映与描写。但是随着理论自身的发展,它更多地是以实证主义的方式来处理“客观现实”与“艺术
基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探索培养普通高中青年教师的路径与方法。学校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集学、研、训、教于一体的跨学科专业活动组织"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由此
在教育科研悄然成为诸多教师潜在压力的状态下,如何通过团队的力量促进科研的有效前行?本文充分借鉴区域中教师团队成长的经验,将其与有效科研紧密结合,从团队意识、团队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