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和“能”认识情态演化的历时比较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ssskyfree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态是学术界一个备受瞩目的研究课题。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直持续至今。由于其自身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同人类认知的密切联系,情态作为现代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部分,受到了很多不同学派的关注。情态词大多是多义词,通常表达了说话人的情感、态度,以及对命题的推测。据统计, “can”和“能”是情态系统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对情态词。然而,大多数学者往往将其置于英汉两个独立的情态系统中,进行共时描写,并且对于“can”和“能”的语义演变及语法化进程仍然存在争议:即是否已经衍生为认识情态,表达对命题的推测尚未得出定论。因此,为了完善前人研究的不足,解决存在的分歧,本文以牛津英语词典(OED)、英国国家语料库(BNC)、美国历史语料库(COHA)、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国家语委语料库(CNCORPUS),及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在线语料库(CCL)为基础,基于语言现实,运用断代的历时研究、对比研究、描写与解释的研究方法,立足于现代汉语和现代英语时期,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试图从语义、认知以及句法角度对比分别探究“can”和“能”的语法化历程,进而对两者在演变过程中的异同点进行分析。本文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首先,“can”和“能”的语法化历程大体具有相似性,分别体现在:语义演化路径方面,即由表示人的体力和智力(综合能力),演化为表达施事者完成某种行为或动作的可能性;随后,进而延伸出在社会规章制度、道德以及权威的约束下,施事者获得某种许可或是具有某种义务去做某事;在此之后,表示根据说话者知识结构,对命题内容与事实间可能性的逻辑推测。另外,在情态演化路径方面,两者均由动力情态演化为道义情态,并最终发展为认识情态。其次,在大同之下,内部也具有小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在早期现代英语和早期现代汉语时期,“can”和“能”语义演变情况;第二,否定结构的演变;第三,礼貌语态的发展历程;最后,其搭配结构的发展过程。最终,分析结果不仅证明“can"和“能”在现代时期已经发展为认识情态,而且揭示出其语法化演变机制是隐喻和泛化。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学习者了解英汉语各自的语言特点和普遍规律,为语言共性和英汉对比研究起到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以固体为催化剂的异相催化反应可以分为离子型和电子型两大类;石油以及化学工业中許多是以酸性固体如H_3PO_4——硅藻土、AlCl_3-Al_2O_3,SiO_2-Al_2O_3等为催化剂的反应,如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乳腺癌患者乳腺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
<正>战略轰炸机对于美军乃至美国国家来说都有着特殊的感情。二战中,美国联合英国对德国和日本实施的战略轰炸,至今仍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彻底、最成功的战略轰炸经典战例。冷战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原材料,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而混凝土材料质量的优劣需要借助一定的检测办法来予以确定.因此本文就建筑工程混凝
乡村教师在乡村教育中起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奥德弗提出的生存、关系、成长需要管理理论,对当前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作用在于:要办好乡村教育,必须牢牢地抓住乡村教
分析四川农村地区文化消费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从文化消费实证分析的视角来看,以文化消费为引导力量的新农村文化建设路径包括:地方政府加大组织领导和投入,加强阵地建设,提高村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