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年金是指由雇主发起设立的,雇主与雇员共同缴费的补充养老保险计划,通常为每个雇员都设立单独的账户。在我国真正建立是在2004年,以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等部门颁布了《企业年金试行管理办法》等相关规范为标志。企业年金才刚起步,还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推进,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完善,企业年金在未来有非常广阔的空间。企业年金的投资期达到几十年,微小的费率差异将对退休时的账户余额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成本进行研究。为了使企业年金的运作成本进一步降低,使其更好的发挥作为养老保险第二支柱的作用,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本文系统分析了国际上主流国家和地区的固定供款计划的运作模式,指出了影响成本的因素,结合我国国情,就如何降低我国企业年金运作成本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为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阐述了企业年金作为固定供款计划的特点,阐明了研究该问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总结了国内外对企业年金运作模式与成本问题的研究概况,并提出了研究框架。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我国企业年金的产生、发展与现状,系统分析了企业年金的运行架构和管理模式,介绍了目前企业年金的费用与费率状况,指出了我国企业年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力的五种养老金计划,介绍了其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各自的管理模式,研究了其费用类型和费率,对其运作模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单的总结。第四部分进行了养老金计划之间的模式与成本比较,研究了管理模式差异与成本的相关性,指出了在养老金计划的运作过程中,账户管理、投资管理过程的不同设计对其成本会造成影响,探讨了规模经济、金融市场、投资自由度以及其他因素与管理成本的关系。第五部分在借鉴国际上五种养老金计划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企业年金发展中可以做出的降低企业年金管理成本的建议:总体而言,对于企业年金,建议有两个核心:一是千方百计扩大单个计划的规模;二是采用指数化的投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