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胃癌病死率位居世界癌症第二,每年约有新发病例670 000例,其中中国占42%。胃癌预后较差,在美国5年生存率尚不到20%,化疗仍是胃癌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紫杉醇(paclitaxel,PTX)是一种生物碱类物质,从红豆杉的树皮中提取获得,主要作用于细胞微管系统,使细胞阻滞在有丝分裂期。熊果酸(ursolicacid,UA)是一种五环三萜羧基酸类化合物,存在于自然界60多种植物中。熊果酸对多种实体瘤如结肠癌、黑色素瘤和胃癌细胞均具有抑制作用,我们既往研究发现,熊果酸联合紫杉醇通过下调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但是,熊果酸联合紫杉醇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讨中药单体UA和化疗药物PTX对人低分化胃腺癌细胞株BGC-823和中分化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 COX-2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旨在初步明确两种不同性质的药物有无协同作用。方法:1.BGC-823细胞和SGC-7901细胞常规培养于RPMI-1640培养液中,细胞长至亚单层后加不同浓度的UA和(或)PTX,连续培养48h,AO/EB双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2.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OX-2、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1.AO/EB染色后荧光显微镜显示BGC-823和SGC-7901细胞发生了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UA、PTX、UA和PTX作用BGC-823和SGC-7901细胞48 h后的凋亡率分别为(6.5 ± 1.2)%和(7.0± 0.4)%、(9.2 ± 0.5)%和(8.8 ± 1.2)%、(21.3 ±2.9)%和(20.2 ±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5)%和(2.8 ±0.6)%(P<0.01),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单一用药组(P<0.01)。2.UA和PTX显著下调COX-2、Bcl-2而上调Bax表达(P<0.05)。结论:UA、PTX通过下调COX-2和Bcl-2而上调Bax表达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两者联合具有协同作用。背景:自2012-2016年间关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国际的三项共识,主要从根除指征及根除治疗方案两方面进行推荐。目前Hp耐药率不断攀升,可能因不同地区在初治Hp方案时用药不规范导致,这给消化科医生在Hp临床诊治中带来新的问题和困惑。江苏为胃癌高发区,基于此,对本地区进行Hp的感染以及耐药性的调查,提高临床Hp的根除率显得非常重要。目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在江苏南京地区Hp的人群感染率及其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指导Hp临床根治时抗生素的合理选择。方法:南京市第一医院和溧水区医院Hp样本总数323例,培养出190株Hp。其中,共98例CG患者,包括46例非萎缩性,52例萎缩性;26例GU患者,43例DU患者,23例复合溃疡,取活检的胃黏膜微需氧培养,再使用Kirby-Baner法行药敏试验。结果:总体样本Hp培养阳性率58.8%(190/323),其中,在慢性非萎缩性(non-atrophic)胃炎中 Hp 感染率 43.8%(46/105),慢性萎缩性(atrophic)胃炎 Hp 感染率 56.5%(52/92),GU 的 Hp 感染率 60.5%(26/43),DU 的 Hp 感染率76.8%(43/56),复合溃疡Hp感染率85.2%(23/27)。Hp药敏实验结果如下:耐药率超过50%的为甲硝唑(56.3%),其余药物耐药率均低于30%,分别为克拉霉素(29.5%),左氧氟沙星(12.6%),庆大霉素(5.3%),阿莫西林(8.9%)及呋喃唑酮(4.2%)。结论:南京地区Hp感染者近年来对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耐药率高,对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耐药率较低,这可作为临床Hp根除治疗选择用药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