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丙型肝炎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疾病,全世界大约有2亿HCV感染者。目前发达国家的人群HCV感染率为1.9%,而有些国家高达22%。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显著临床特点是80%以上的急性患者转变为慢性持续性感染,慢性丙型肝炎又是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重要病因。目前,HCV感染慢性化的机理仍然不清楚。已有的研究表明,HCV病毒学特点和机体的免疫反应都可能与丙型肝炎的慢性化有关。统计表明,HCV基因型1b型较非1b型更易导致慢性化,其合并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患者也更多。混合基因型感染者比单一基因型感染者,慢性化比例要明显增加。病毒变异,特别是高变区(HVR1)的基因突变也与HCV感染的慢性化有明显的联系。HCV的E区是免疫攻击的主要靶抗原基因区。由于该区变异较大,极易导致免疫逃避,造成宿主不能有效清除HCV。由于HCV基因型2型和3型等慢性化率低,对干扰素治疗有较好的治疗反应,因而多数学者认为HCV感染的慢性化是由于机体在复杂的免疫调控过程中,因病毒方面的某种影响因素影响了机体的免疫调控过程,使感染向慢性化发展。 研究表明,在HCV感染的急性阶段,如持续出现IgG2免疫球蛋白亚类,临床可表现为自限性经过;如出现IgG1为主亚类,不出现IgG2,则表现为慢性持续性感染。机体抗HCV感染免疫应答主要由细胞免疫所介导,因此宿主的细胞免疫应答能力强弱对控制HCV感染的慢性化具有重要的作用。CTLs能够直接识别那些位于被感染细胞表面与MHC-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