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全世界范围每年超过55000人丧命于狂犬病毒感染,其中大部分人群来着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当前市场上预防狂犬病多用灭活狂犬疫苗,但免疫程序复杂需要在28天内注射4-5次,作为免疫效果较好副作用低的人二倍体狂犬疫苗面临着价格昂贵产量不足的情况,在使用无佐剂狂犬疫苗情况下,中和抗体滴度至少需要14天方可达到有效保护水平,不能满足暴露个体尽早产生保护性中和抗体的需要。佐剂的使用可有效的降低狂犬病疫苗用量,提升免疫保护能力,提早产生中和抗体,探寻狂犬病疫苗佐剂对于狂犬病的控制有着重要意义。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鞭毛蛋白是鞭毛丝的结构组成部分,作为TLR5激动剂被识别,将鞭毛蛋白与抗原混合或者融合表达,已应用于多种疫苗中,TLR5位于多种免疫细胞表面,可触发炎性因子、趋化因子、干扰素的分泌启动天然免疫应答。还可募集T、B淋巴细胞至淋巴器官促进APC的活化,同时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本研究以角鲨烯、司盘、吐温、甲型副伤寒杆菌鞭毛蛋白为原料制备了平均粒径在187nm左右的复合乳佐剂,该佐剂可以加速中和抗体的产生,增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通过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发现中剂量甲型副伤寒杆菌鞭毛蛋白复合乳佐剂在首针免疫后第7天即可产生>0.5 IU/ml的中和抗体,中和抗体(1.0 IU/ml)显著高于全剂量疫苗组(0.38 IU/ml),第14天中和抗体达到3.8 IU/ml,高于全剂量疫苗组(2.2 IU/ml)。该佐剂组小鼠分泌IFN-γ和IL-4的淋巴细胞数量显著提升。免疫后注射部位肌肉免疫趋化因子MCP-1、MIP-1a mRNA表达上调,在6 h达到峰值。攻毒挑战试验中甲型副伤寒杆菌鞭毛蛋白复合乳佐剂生存率为100%。小鼠心、肝、脾、肺、肾的病理切片与疫苗对照组无异常变化证明佐剂安全性良好。采用肌肉模拟自然感染的小鼠模型研究甲型副伤寒杆菌鞭毛蛋白复合乳佐剂联合疫苗在暴露后免疫研究中发现肌肉注射、皮内注射免疫途径下存活率均高于无佐剂组,皮内免疫效果最佳,并且可显著降低抗原用量。综上所述,甲型副伤寒杆菌鞭毛蛋白复合乳佐剂能够有效的降低狂犬病疫苗的使用剂量,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