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辐射导致的单粒子翻转效应SEU(Single Event Upset),使得航天计算机上的静态存储器SRAM中的数据可能出现小概率错误,这种错误若不及时进行纠正将会影响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和关键数据。本课题实现了基于386EX CPU航天计算机的实时EDAC(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电路的设计,即采用纠错编码设计来完成对SRAM中的数据进行纠错的功能。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建立在第一轮386EX CPU航天计算机最小系统设计成功的基础之上。本论文阐述了[12,8]汉明码纠错设计过程,采用VHDL语言实现纠错编码器(EDAC),本设计能够适应CPU时钟信号CLK2的不同频率,如66MHz、50MHz、40MHz、33MHz,并且能够通过软件的控制使FPGA的纠错编码功能关闭。此外还将第一轮设计中的基本逻辑器件如与、或、非门以及诸如244、255、译码器等小规模元器件都集成到FPGA内部来实现。本论文详细介绍了电路的设计过程并对时序仿真进行了分析。最终整个设计通过了硬件调试,正常工作。在第一轮设计中已经成功地完成了386EX CPU航天计算机的最小系统设计。本课题的成果连同原有的设计可以应用于我国载人航天、空间探测、卫星组网等任务中去,势必提高我国航天计算机的抗辐射、可靠性的能力,对推动我国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