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国际资本流动日益全球化,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金融市场上的主导力量,从而对风险管理工具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发达证券市场和新兴证券市场竞相开设股指期货市场,形成了世界性的股指期货交易热潮。中国股票市场建立才十余年,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和市场行为的不规范使得国内股市的股价在过去的十年中经常剧烈波动,股票现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很大。因此,中国股票市场十分迫切地需要一种能有效规避股票现货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金融工具——股指期货。特别是进入2001年以后,由于开放式基金的推出,股票市场风险的加大,社保资金开始不断进入证券市场以及加入WTO等原因,推出股指期货的呼声越来越高。那么,我国是否应该推出股指期货?发展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如何有效化解股指期货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问题都是我国金融市场建设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股指期货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础理论出发,采取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联系发达市场开发股指期货及新兴市场引进股指期货的经验,对我国引进股指期货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对现货市场与经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针对我国发展股指期货市场的决策、设计和监管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文章主要有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是股指期货的理论基础。包括:股指期货的特点,股指期货的产生与发展,阐述了股指期货的产生背景和目前发展的一些特点。股指期货的功能,包括风险转移功能、价格发现功能、资产配置功能等等。第二部分全面考察世界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状况,探究股指期货市场的最新特征和发展趋势,从中挖掘出其发展的内在逻辑性及客观规律。第三部分主要对我国开展股指期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一方面,指出开展股指期货交易是我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需求,是健全和完善我国市场机制,促进股市与期市共同繁荣的需要。另一方面,指出当前我国股票市场的软硬件设施已经具备了开展股指期货的条件,另外有丰富的国际经验可以借鉴,最后指出了我国发展股指期货还存在的制约因素。第四部分首先介绍了推出股指期货的经济效应,并对股指期货可能产生的正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一部分分析了我国在推出股指期货时,借鉴国际经验应采取的风险控制制度及措施,并从防范风险的角度,为我国股指期货的推出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我国股指期货最后的顺利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