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创办农业新型农业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化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农业经营体系。在黑龙江省垦区范围内,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兴的农业经济组织,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农业经营体制进行的一大创新,同时也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要阶段,对我国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以职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创新垦区新型经济组织可谓是继大力推进职工家庭农场“两费”(生产和生活费)自理和“四到户”(经营、核算、盈亏和风险到户)以来的第二次农业经济体制革命。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在研究了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及经验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采用统计学中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和t检验方法,相关性分析主要用于九三管理局农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投入与产出因素关系分析,t检验主要针对九三管理局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两个生产模式的差异检验分析。对九三管理局农工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的变化趋势分析可知,2011年至2013年期间,专业合作社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与2011年相比较,各项指标均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说明九三管理局农工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效果较好。耕地面积、作物种植面积、配套合作社农机装备数量对专业合作社的产出影响都较广泛,尤其是农机装备数量还能影响公顷效益,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加耕地面积、作物种植面积和农机装备数量,扩大生产,增加合作社收入和盈余。专业合作社与家庭农场的人均收入存在着显著差异,专业合作社的人均收入显著高于家庭农场。通过显著性检验发现九三管理局农工专业合作社的耕地面积、配套合作社农机装备、社员数均显著低于家庭农场的数量,然而专业合作社的人均收入却显著高于家庭农场的人均收入水平,这说明专业合作社以较小的投入获得了较大的产出,因此,组织化的农户竞争力要强于普通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