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环境效益的广州地区建筑垂直绿化设计研究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ticke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城市热岛效应与用地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与日常生活和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建筑垂直绿化作为城市环境的绿化其中一种方式,既能拓展城市绿化面积以缓解城市热岛,又能改善建筑的室内环境品质,对提高室内舒适性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本文以建筑垂直绿化为研究对象,展开了以下研究:首先,归纳总结了建筑垂直绿化的热环境效益,其调节机制可概括为遮阳效果、降温增湿效果、隔热效果以及控风效果等四个方面。本文选取了广州地区常绿的灌木植物——鸭脚木,在实验房的西南向墙体搭建种植盒式的垂直绿化墙;以垂直绿化房和对比房作为实验对象,设计了建筑垂直绿化的基础实验方案和分类实验方案。其次,在晴朗炎热的天气进行垂直绿化墙的现场实测,探究建筑垂直绿化对热环境效益的影响,实验共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前期准备实验、基础实验和分类实验。前期准备实验的结果显示:通过采用收割法测定出了该垂直绿化墙的叶面积指数为2.701m~2/m~2;无垂直绿化墙时,两个实验房具有相同的热工性能,误差在5%以内。基础实验的结果表明:建筑垂直绿化具有较好的热环境效益。在白天,建筑垂直绿化在遮阳、降温增湿和隔热方面表现出较为显著的效果,热量由室内向室外传递;在夜间,建筑垂直绿化对墙体和室内环境均起到保温效果,可降低昼夜温差。土壤体积含水率与热流量正相关,提高培养基质层的土壤体积含水率,可增强墙体的降温隔热效果。分类实验的结果表明:自然通风与绿化覆盖率对热环境效益的影响程度高于布局方式,进行建筑垂直绿化设计时需同时考虑两者。随着绿化覆盖率的升高,垂直绿化墙在遮阳、降温增湿和隔热效果上逐渐变强,但控风效果的差异较小。自然通风可加强建筑垂直绿化对室内降温增湿和墙体降温隔热的效果,室内最高空气温度为35.5℃,内表面热流最大值约1.5W/m~2。布局方式虽然对热环境效益的影响较小,但综合分析4个调节机制,其排序可为:横向>点状>竖向。再次,利用正交试验方法,以墙体表面降温效果和室外增湿效果作为试验指标,运用ENVI-met进行建筑垂直绿化的数值模拟研究,量化分析了绿化覆盖率、叶面积指数、空气间层宽度以及构图方式对试验指标的影响程度的和特点。研究表明:绿化覆盖率是建筑垂直绿化设计最优先考虑因素,对墙体表面降温的贡献率达95%以上,对室外增湿的贡献率可高达78.6%;叶面积指数次之,对室外增湿效果的贡献率最高达36.4%,远高于墙体表面降温效果。空气间层宽度和构图方式对试验指标的影响较小,墙体表面降温约为0.1℃。运用SPSS软件对绿化覆盖率、叶面积指数和空气间层宽度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试验因素与两个试验指标之间的多元线性模型,并检验了试验因素与模型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模型的拟合优度。最后,根据广州地区的湿热气候特点和建筑设计要求,综合实验实测、模拟研究和回归模型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基于热环境效益的建筑垂直绿化设计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采用古方加味治疗原发性痛经,观察延胡索汤加味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月经第一天子宫动脉血流RI、PI的影响,并对其结果进行探讨,为中医药治疗原
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高步侗寨,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南部侗族聚居村落。这里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较少受到外族文化影响,因此侗族木构建筑中大部分的特色
城市室外空间承担了重要的城市公共生活,而植物绿化是提高城市空间生态和室外空间舒适性的重要手段。在夏热地区,城市室外空间夏季常处于高温暴晒之下,空间的热舒适感和利用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一个障碍物和一条裂缝的声波混合散射问题,其中障碍物Ω是可穿透的,裂缝r是不自交的.最终为了数值实现的需要,我们在R2中研究此问题.该混合边值问题归纳如下:已知f1∈ H-1/2((?)Ω),f2 ∈H-1/2((?)Ω),f3 ∈H1/2(Γ),f+4 ∈H-1/2(Γ),寻找u ∈Hloc1(R2((?)∪(?)))和v∈H1∈H1(Ω)满足如下问题:且u在无穷远处满足Somme
数字图像修复是通过数学方法利用图像的已知信息对破损区域进行填充并最大程度还原图像的方法。图像修复的应用领域涉及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照片修复,多余物体去除等等。因此对数字图像修复方法的研究很有意义。本文对Criminisi图像修复算法进行深入研究。总结了图像修复方法的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传统的图像修复算法的优势和局限性,重点讨论了近年来涌现的新的图像修复方法,总结了目前被研究者广泛使用的图像
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约占世界秸秆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秸秆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用途广泛。目前,秸秆还田是常用且方便、高效的秸秆利用途径。合理的秸秆还田不
林分多目标经营作为森林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林业生产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抚育间伐是对林分进行经营的主要手段,是一种依据合理密度理论,人为地调整林分密度的手段,通
在本学位论文中,我们研究了下面的Kirchhoff方程(?)其中a,b>0,1
森林蓄积量是反映森林资源数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基于变量优选和深度神经网络算法,以小班为研究单元,估测龙泉市部分区域森林资源的每亩蓄积量,为县域尺度森林蓄积量的
喀斯特裂隙地下水土漏失严重制约了我国西南喀斯特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受到国内外广大学者关注和研究。地下水土漏失作为喀斯特水土流失的特有形式,对石漠化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