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过渡金属二硼化物的结构预测与实验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_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过渡金属二硼化物(TMB2)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化学稳定性、高导热性、低电阻率以及质轻等无与伦比的特性,并且在国民经济和国防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发掘TMB2材料新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就成为科学界和产业界共同追求的目标。本论文综合利用了多种理论计算方法,研究了TMB2新结构与相变机制的问题以及这些新结构的电学和力学性质;在实验部分,利用高温高压实验技术,主要研究了ZrB2及La掺杂和高温高压处理后的结构转变行为。研究了TMB2(TM=Zr、Sc、Ti、Nb和Y)的新相结构及形成机制:采用CALYPSO结构搜索软件预测了一种TMB2的tP6新结构。研究结果发现存在一种适合TMB2材料的压致相变新路径,即Al B2型结构到tP6型结构的相转变。相变过程中,高压作用会使类层状Al B2型结构中的原子层出现褶皱,从而导致Al B2型TMB2结构转变为tP6型新结构,该结果将为后续TMB2材料高压相变实验研究提供理论指导。ZrB2新结构的超导性能研究:α-Ti B2和β-Ti B2两种结构类型的ZrB2相在常压下可以亚稳存在;而tP6结构相在超过20 GPa以上高压下才可以亚稳存在,且随环境压强增加持续降低,超过800 GPa后tP6相的能量甚至低于实验已知的Al B2型结构,成为最稳定的ZrB2结构相。超导性能计算表明具有tP6结构的ZrB2相具有超导特性,在20 GPa和600 GPa时的超导转变温度Tc值分别为12.7 K和34.4 K。研究结果表明压力能够增强tP6结构ZrB2相的电声耦合作用从而使其超导转变温度显著提高。ZrB2新结构的成键特性、力学性质、硬度及德拜温度的研究:三种ZrB2新结构的化学键均以共价键为主,包含部分离子键和金属键。新型ZrB2结构相的弹性常数、硬度和德拜温度计算结果表明:α-Ti B2型结构和β-Ti B2型结构属于脆性材料,tP6型结构属于韧性材料,且具有最小的剪切模量和最高的可压缩性。α-Ti B2和β-Ti B2结构相的硬度均为23.8 GPa,而稳定的tP6结构相硬度为17.4 GPa。α-Ti B2型和β-Ti B2型ZrB2结构的德拜温度非常接近,分别为905.1 K和908.6 K,而tP6型ZrB2的德拜温度约为602.6 K。本文研究了ZrB2及La掺杂ZrB2块体材料电阻随压力的变化规律。采用高压下原位测量技术研究了ZrB2在0~30 GPa的压力范围内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22 GPa时,ZrB2的电阻突然增大,表明其产生相变过程,随压力持续增加到30 GPa时,样品的电阻逐渐稳定到一个恒定值;卸压过程中样品的电阻保持不变,表明所产生的相变为不可逆相变。结构分析表明高温高压下La掺杂ZrB2样品中存在未知的新相,新相结构有待于进一步确定。
其他文献
在航空发动机运行期间,空气中的颗粒不可避免的会粘附在发动机叶片表面,从而造成发动机性能衰退,增加油耗,严重时甚至会影响飞行安全。发动机在翼清洗能够有效的去除叶片表面垢质颗粒,恢复发动机性能。但目前我国对发动机积垢粘附和垢质清洗机理研究不够深入,导致在翼清洗效果不理想。本文对低压压气机叶片的结垢规律、除垢机理、液滴碰撞动力学、清洗流场特性、清洗工艺参数和装备设计等开展了深入研究,为提升航空发动机在翼
AISI420马氏体不锈钢和5140合金钢是目前加工制造航天飞行器中的机构或结构最常用的金属材料。当航天飞行器在空间服役过程中,通常,绝大部分航天机构部件需要布局于航天器舱外,例如伸展机构、制动器、压紧释放机构、铰链机构等等。由于这些机构需要运动,很难在其外部添加防护装置。因此,不可避免会遭到带电粒子的辐照。其中质子辐照对AISI420马氏体不锈钢和5140合金钢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的作用影响和损
轮毂,作为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关键承载结构,其轻量化程度和力学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平稳性、安全性、制动性和经济性。为了满足轮毂的市场需求和使用性能,节约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轻量化轮毂成为行业的发展目标。然而,轮毂结构特征复杂,不同区域(包括轮辋、轮辐、轮缘)承受的载荷类型不同,功能、工艺约束进一步增加了其轻量化设计的难度,导致目前轮毂的设计与优化主要采用工程经验进行试错研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目前针对上肢康复机器人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考虑人体肩关节复合结构的康复机器人是目前研究的趋势。同时上肢康复机器人的研究中还存在人机相容性差、人机舒适度差、患者运动意图识别不精准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研究问题,从构型设计与人机分析、机构优化与结构设计、变安全区域下轨迹规划、人机协调控制策略、实验平台搭建与实验验证五个方面对具有广义肩关节的上肢康复机器人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基于人体上肢生理解剖结
连铸坯的弯曲矫直技术是实现高效连铸的关键技术,现有连铸机在弯曲和矫直区设计时都采用塑性变形的机理,导致铸机高度大、建设成本高,而且连铸坯在现有机型的弯曲矫直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材料的高温蠕变特性,内部容易产生裂纹。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研究铸坯的高温蠕变特性入手,将钢的高温蠕变理论应用到连铸机的弯曲矫直设计中,提出连铸坯的蠕变弯曲矫直理论,改变了传统连铸坯的弯曲矫直机理,使铸坯坯壳在未进入塑性状态的情
镁合金是密度最小的结构材料。既具有高比强度,又有优良的可铸造性能、散热性能、耐冲击性能、消震性能、电磁屏蔽性能、阻尼性能等特点,在交通汽车、航空、航天、火箭、国防军事、化工、生物医药、运动器械和电子产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镁与气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镁基材料在冶炼、制备、加工、运输和应用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既具有突出的科学意义,又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然而,由于镁的高活性和技术条件的制约,从原子
硅钢片广泛应用于电机和变压器的制造,尽可能减小硅钢横向厚差是抑制叠片间隙、保证冲压厚度均匀性的重要措施,是发展高端硅钢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要求。当前关于硅钢横向厚差控制的研究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合理分配冷、热轧控制目标,从热轧到冷轧进行全流程综合技术创新,成为横向厚差控制研究和实践的难点,也成为理论和技术创新的生长点。对称板形预测算法已基本成熟,但针对楔形来料的板形预测算法很少,计算精度、速度与
板材成形工艺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军工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压边力载荷施加方式及控制方法是保证板材成形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板材先进成形工艺和成形设备的共性关键技术之一。根据电控永磁技术特点和压边力载荷的施加要求,将电控永磁技术与板材拉深工艺有机地结合,对改进现有工艺面貌和节能降耗、开发新工艺和新工艺设备、提高板料成形性能,以及推动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等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基于电控永磁技术,提出了磁力
金属包覆材料属于典型层状金属复合材料,是航空航天、电力电子等领域关键材料,其高效成形与性能控制技术一直是行业难点和国际研究热点。本文在双金属复合管双辊固-液铸轧复合工艺研究基础上,针对成形过程中产生的产品性能周向不均等突出问题,提出了金属包覆材料多辊固-液铸轧复合工艺,以铜包钢复合棒为典型对象,重点解决周向传热传质均匀性、过程仿真及工艺窗口预测、铸轧区相互作用力学行为、复合成形机理及形性调控等关键
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天文学研究进入了大数据时代。面对海量的观测数据,传统图像处理方法存在效率不足等问题,而大量观测数据契合了深度学习的需求。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领域中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领域。本文从实际的研究项目出发,对太阳射电频谱图的降噪和爆发检测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降噪方法和爆发事件检测方法。通过分析太阳射电观测系统中噪声的来源及其影响,认为噪声主要来源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