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认知行为治疗对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睡眠结构及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主观评估和客观监测下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睡眠结构的差异以及患者失眠症状与认知功能间的关系;比较网络化认知行为治疗(CCBT-Ⅰ)、苯二氮卓类药物(BZDs)、非苯二氮卓类药物(non-BZDs)以及对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睡眠结构和认知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参与研究的患者按照1: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BZDs组、non-BZDs组以及CCBT-Ⅰ组。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16项睡眠信念态度量表(DBAS-16)评估主观睡眠状况;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抑郁焦虑情绪;采用心肺耦合图谱技术(CPC)评估客观睡眠指标;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斯特鲁普色词测验(Stroop)评估认知功能;采用脱落率评估研究的可行性。分别在基线、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24周末进行随访评估。全部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主要涉及的统计方法有配对样本的t检验,ANVOA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及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1.共入组56例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对比患者在PSQI与CPC睡眠潜伏期、睡眠总时长等相同指标上有显著性差异(t=-4.139,p<0.01;t=8.317,p<0.01)。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与主客观睡眠报告的结果均显著相关:HAMD-17量表条目4评分与PSQI量表总分显著相关(r=0.49,p<0.001);HAMD-17量表总分与CPC监测的觉醒时间显著相关(r=0.35,p<0.05);CPC监测的睡眠总时间与HAMA量表条目8显著相关(r=0.29,p<0.05)。认知功能测验结果与睡眠监测指标相关:CPC监测的熟睡时间与WCST测验的正确率、错误应答数显著相关(r=0.32,p<0.05;r=-0.32,p<0.05)。2.将56例患者在入组后随机分配到三个治疗组中,其中BZDs组15例,non-BZDs组20例,CCBT-I组21例。三组在人口学资料上无显著差异。3.治疗4周后患者的PSQI量表评分下降,与基线PSQI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8.12,p<0.001)。三个治疗组PSQI量表评分均值在治疗4周后均有所下降,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ISI量表得分仅在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差异(p<0.05),即不考虑治疗组别的因素,患者的失眠症状随时间变化而缓解。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示,与基线时HAMD-17相比较治疗四周后患者HAMD-17量表总分显著下降(t=3.56,p<0.01);HAMA总分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4.治疗8-12周后,患者在睡眠总时间、睡眠潜伏期的主客观评估指标上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患者在治疗8-12周后WCST测验表现与基线结果相比较,错误数显著减少(p<0.001)、总用时显著缩短(p<0.001);在Stroop色词测验上测验结果与基线时相比较,正确数显著增加(p<0.05)、错误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对睡眠的主观报告与客观监测结果不一致,在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易出现主观上夸大失眠症状的现象。患者的失眠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随着失眠症状的缓解,认知功能损害亦可得到有效缓解。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常常伴有一定的抑郁、焦虑情绪,但这些情绪与其睡眠密切相关,随着睡眠的好转情绪也明显改善。不论是CCBT-Ⅰ还是药物治疗对患者的失眠症状均起到改善作用,即表明本研究所使用的CCBT-Ⅰ具有一定的应用的价值,未来可进一步验证并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自然资源离任审计,是要求审计机关依据现有的法律政策对资源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主要考察相关领导在任职期间内对所管辖区域内自然资源的绩效,评价其是否合法合规,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西医内科治疗对慢性肝病腹胀患者气滞血瘀证的护理及疗效观察。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加以针灸治疗,两
结合多年来对太湖的实地调查研究及相关文献资料分析,综述太湖近几十年水体体富营养化演变趋势,其主要表现为N,P营养盐的增加,水华的频繁显发,富营养化程度日益加剧等,并就近期开展
用典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始终都是为了整篇文章的谋篇布局服务的。用典作为骈体文的特征之一,其修辞效果并不仅在于援引古事或古人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还在于追求文章的典雅优美
叶圣陶说:“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要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就是要使语文学习成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过一种快乐的语文学习生活。语文学习生活丰富而精彩需要我们从每天的三个“一”做起。  一、诵读一首诗:在古韵中积淀语文知识  “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语言表达精妙、艺术手法奇特、思想意蕴深厚。诵读古诗,能帮助学生丰富语言
纵观古今中外的作家,他们之所以能成名成家,在于丰富的生活经历、广泛的阅读及持之以恒的练笔。抓住观察、阅读、练习这三个得力点,是切实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指导观察。积累材料  1.激发观察兴趣。教师都有体会,学生喜欢郊游、参观等活动,但最怕的是出发前老师布置的“仔细观察,回来写一篇作文”!其实,活动前教师不妨告诉学生:“写不写作文不重要,你们尽情地玩就是了。”只有让学生在活动中尽兴地玩
本文对40t球磨机的球石、物料装载进行了简化模拟,制成相应的表格和曲线,找出了不同装载情况下的一些规律。
详细地分析了某地铁盾构在全断面砂质粉土层、微承压水、深埋深及苛刻周边环境等复杂条件下,顺利实现到达目标的工程安全技术措施。通过该工程实例总结了一系列具有工程指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