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观察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95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对照、单盲临床试验,其中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负责完成152例。应用广东省中医院“临床研究中央随机系统”,随机把条件相符的志愿者根据固定例数以1:1分至两组。本报告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部分数据结果。纳入标准为首次发病、45-75岁、病程在15天至3个月的脑梗死合并运动性失语患者,脑梗死诊断依据2014《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的概念。失语诊断标准依据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estern Aphasia Battery,WAB)。失语程度满足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oston Diagnostic Aphasia Examination,BDAE)中0-3级。试验组在规范内科基础治疗之上予“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语言康复训练,对照组在规范内科基础治疗上予假针刺法结合语言康复训练,假针刺为穴位旁开非经非穴,1次/日,30分钟/次,5次/周,治疗4周;语言康复训练1次/日,60分钟/次,5次/周,治疗4周。疗效指标为WAB(AQ)及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and Aphasia Quality of Life Scale,SAQOL-39),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分别测评。符合伦理规范,伦理批号为TYLL2019[K]字015,临床注册号为Chi CTR1900026740。本文分析结果仅限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的部分数据,不能代表课题最终结果结论。结果: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临床部纳入病例69例,试验组37例、对照组32例,治疗过程中剔除2例,脱落4例,死亡1例。进行统计分析的数据为试验组35例、对照组27例。1.基线资料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WAB(AQ)评分、SAQOL-39评分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WAB(AQ)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WAB(AQ)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但治疗后两组WAB(AQ)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WAB各分项(自发言语、听语理解、复述、命名)评分显示相同趋势,治疗后两组均显著提高(P<0.05),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SAQOL-39评分治疗后两组SAQOL-39评分均较前增加,(P<0.05);且试验组比对照组更优,(P<0.05)。SAQOL-39各分项(生理方面、沟通方面、社会心理方面)评分比较显示出相同的趋势,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社会心理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但生理方面、沟通方面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目前纳入的69例患者分析,“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语言训练在改善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假针刺法结合语言康复训练,在改善自发性语言、听理解、复述、命名方面相比假针刺法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未显示出明显优势。最终结论需课题完成后进一步分析确定。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1、探讨稳定性冠心病中医证素(证型)的分布特征,为中医临床辨治提供参考。2、研究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医证素(证型)与心电图、心脏彩超及血脂水平等理化指标的相关性,为其临床辨证提供辅助分型诊断的一些客观依据。研究方法研究1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医证素(证型)分布特征研究选取符合西医诊断、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201例,通过收集病例,归纳研究对象的证素及中医证型分布,考察稳定性冠心病患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并探讨其与前列腺癌患者中医证型、临床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根据体质、证型分布特点及相关性分析,从中医“辨体—辨证—辨病”角度探索前列腺癌的防治策略,为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癌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门诊及病房的前列腺癌患者,通过指导患者如实填写《中医体质调查量表》及预先设计好的《前列腺癌患者信息采
目的:1.筛选泄浊养血方治疗肾性贫血(renal anemia,RA)的主要活性成分,预测其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建立药物—基因靶点—疾病网络,探讨泄浊养血方治疗肾性贫血的作用机制。2.通过临床研究证实泄浊养血方治疗CKD3-5期非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深入探讨导师立法依据及用药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第一部分:通过TCMSP、TCMID数据库筛选出“泄浊养血方”11味中药的
研究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研究中医证型与理化指标在证型分布间的关系与差异,寻找影响中医证型分布的危险因素,为中医临床辨证治疗T2DM合并血脂异常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的T2DM合并血脂异常患者248例,由研究人员使用统一拟定的调查量表收集纳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
一、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中医证候特征目的:收集重症肺炎所致脓毒症患者中医四诊资料,观察证候要素分布,得出主要中医证型,为危重症领域的中医诊治提供一定思路。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病例均来自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符合所设立的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基础病史、中医四诊信息等内容,填入相应调查表中,建立数据库,并导入SPSS21.0软件中进行分析,得出相应证候要素特征
目的探索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分析各中医证型与血脂水平、空腹血糖、血尿酸、肾小球滤过率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等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门诊及病房的,年龄为18-64岁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病例。按照本研究中的中医证型诊断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以问卷调查形式收集患
目的:通过收集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的人口学、人体测量学信息及相关实验室数据,探讨上述临床指标与T2DM合并MS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为T2DM合并MS的中医辨证论治做出一定的贡献。方法:1.病例来源:采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病房的2型
研究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1~3期患者合并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预防DKD患者发生LVH提供临床数据支持和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DKD患者。收集患
目的:通过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睡眠质量的评价与分析,讨论ESRD睡眠障碍与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总结影响ESRD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进一步加强和深入地研究ESRD伴睡睡眠障碍方面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为开展中西医协同预防、治疗ESRD伴睡眠障碍提供参考,从而提高中西医协同
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统计分析非瓣膜病房颤中医辨证分型与一般病情资料、CHA2DS2-VASc评分、房颤负荷、血栓形成相关客观指标、心脏超声等相关指标的相关性,使中医辨证更加客观,为中医安全治疗房颤、预测血栓风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住院治疗,符合非瓣膜病房颤纳入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中医四诊信息,按照本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