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定《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内科诊疗指南》。 方法:1.文献研究——制定了文献检索策略,采取电子检索联合手工检索的方式,系统检索中医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国内外文献,对文献进行评价研究总结。2.专家问卷调查——按照德尔菲法,起草问卷,进行2轮专家问卷调查,对答卷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将诊疗方案提交给专家论证会,经过专家论证定稿,形成该病的诊疗指南草稿。3.同行征求意见——向行业内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对专家反馈意见进行了集中整理、讨论确定是否采纳并提出理由,修改完善形成了指南评价稿。4.指南方法学质量评价——向内科专家指导组组织4人组成的评估小组对指南初稿、编制说明等材料进行评价,提出所属学科专家评估小组评价意见。5.一致性评价——同时选取不同地域11个医疗机构作为评价单位,完成指南一致性评价。 结果:1.文献研究:古代文献检索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一共得到病证205条,医案56条,方剂102条,纳入本次梳理研究。现代文献共检出中医相关文献142篇,筛选后纳入72篇。2.专家问卷调查:两轮问卷分别收到31、34位专家回复,问卷回收率(专家积极系数为):86%和94%;统计分析问卷、结合专家论证会意见后制定初稿。3.同行征求意见:向30位同行发送发送了征求意见材料,共收到回复25份,提出意见21条,采纳意见18条、未采纳意见3条。4.指南方法学质量评价:4位专家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估表中针对范围和目的、参与人员、严谨性、清晰性、应用性、独立性等6个领域的评价结果分别为91.67%、81.94%、86.46%、84.72%、68.75%、87.50%。5.临床一致性评价:经对11个评价单位的共22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一致性测试:中医诊断、西医诊断、辨证分类、治则、方药、其他治法、预防与调护措施有较高的一致率,均在95%以上;中成药一致率较低,为92.9%。 结论:应用Delphi法和文献研究相结合,制定出了较为科学规范的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为临床和科研服务。经过质量方法学和一致性评价,该指南基本适用于临床,进一步完善后,可以作为临床医师治疗本病的规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