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腐酸是(Fulvic Acid,FA)是指腐植酸(Humic Acid,HA)中分子量最小、药用价值最高的部分。其分子结构复杂,根据腐化过程不同,来源不同,提取工艺不同等均可造成其化学及药理学活性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黄腐酸的来源、纯化等其他条件对其抗病机制产生的影响需做深入研究。过去的几十年里,黄腐酸的一系列药用价值得到了证实,研究表明黄腐酸具有抗炎、抗菌、止血活血、抗溃疡、提高免疫力等功能,然而这些作用的机制尚不明确。八十年代,曾有人对黄腐酸和腐植酸钠对大鼠胃溃疡的表观影响做了一些研究但未进行深入探讨,而年青褐煤黄腐酸对胃溃疡的研究及治疗机制至今还未见报道。基于此,我们认为对资源丰富的云南年青褐煤通过氧化降解产生的黄腐酸对胃溃疡作用进行探索与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实验室在相同条件下从云南不同地区采取了多样本进行提取研究,探讨黄腐酸对无水乙醇诱发小鼠胃溃疡和体外幽门螺旋杆菌的影响以及其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的作用。经比较研究得出不同地区黄腐酸在胃溃疡及炎症药理活性的差异,为云南不同地区年青褐煤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相应的数据与研究基础。本论文的研究采用本实验室首创的绿色提取工艺,选用云南峨山、寻甸、昭通三地的年青褐煤经过氧化氢氧化降解方法制备,001×7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精制纯化,得到终产物精制黄腐酸。采用无水乙醇诱发小鼠胃溃疡,通过测定溃疡面积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微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实验;滤纸片法测定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抑菌圈大小实验,测定了三地黄腐酸对胃溃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此外,本文还采用了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脂多糖(LPS)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炎症,从而探究黄腐酸对炎症的影响,进一步联系黄腐酸对胃炎及胃溃疡的治疗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峨山50mg/kg黄腐酸对无水乙醇诱发小鼠胃溃疡的大部分实验指标如溃疡面积的抑制、SOD、GSH和GSH-PX水平起着优势作用;寻甸100mg/kg黄腐酸对溃疡面积的抑制、MDA和GSH有较好作用;昭通50mg/kg、100mg/kg、200mg/kg黄腐酸对胃组织中MDA及GSH含量具有最好的作用;且以上黄腐酸的作用均优于阳性药物雷尼替丁 100mg/kg。2.通过滤纸片法进行的三地黄腐酸对H.pylori的抑菌实验结果显示:50mg/mL黄腐酸对H.pylori无抑制作用;峨山和寻甸黄腐酸随浓度的增加抑菌效果增强;昭通黄腐酸对H.pylori几乎无抑制作用。3.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结果表明:峨山和寻甸黄腐酸的作用趋势相同,10mg/mL时效果最佳,5mg/mL次之,20mg/mL最差。而20mg/mL昭通黄腐酸的作用效果强于三个浓度的峨山黄腐酸,整体看来寻甸黄腐酸的抗小鼠耳廓肿胀效果最好。4.黄腐酸对LPS刺激RAW264.7产生一氧化氮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昭通黄腐酸具有较强的抑制NO产生的作用,寻甸黄腐酸作用稍弱而峨山黄腐酸的作用相比最差。三地黄腐酸对NO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大呈增强趋势。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三地年青褐煤黄腐酸对小鼠乙醇型胃溃疡、幽门螺旋杆菌、小鼠耳廓肿胀及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的作用均呈现一定的差异性。总体来说寻甸黄腐酸在以上实验中表现出较好的作用效果。黄腐酸对胃溃疡与胃炎的作用关系有待进一步探索。本论文进一步证明了黄腐酸的药理活性基于其产地及形成的差异,且说明了黄腐酸对机体的作用机理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因此,云南年青褐煤资源在医药开发方面的应用需根据进一步的研究进行开采利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