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假设心脏舒张功能是房颤进展及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参数,将高血压合并不同类型房颤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进行比较,筛选可能与房颤相关的指标,并为预测房颤新发及进展风险提供一定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就诊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中心住院治疗患者共115例,其中单纯高血压患者26例,高血压合并房颤(阵发性房颤组58例,持续性房颤组31例)89例。排除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疾病、未经治愈的甲亢、心胸外科术后、急性心包炎、急性心肌炎的患者;排除如房室传导阻滞、肺栓塞等可逆性病因引起的房颤发作;排除下肢伤病行动无法进行六分钟步行试验者。房颤患者入院后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合病史分为阵发性与持续性房颤亚组。收集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高血压等级及危险程度、房颤病史及症状、CHADS-VASC分值、NT-pro BNP、六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房内径(LAD)、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最大流速(E)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最大流速(A)的比值(E/A)、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最大流速(E)和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的比值(E/e’),结合病史计算患者用于评价房颤进展风险的HATCH评分分值及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CAAP-AF评价分值。比较不同组间患者基线资料及心脏舒张功能情况;评价心脏舒张功能相关指标与HATCH、CAAP-AF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患者基线资料,高血压组与高血压合并房颤组的性别、年龄、饮酒、吸烟、BMI、高血压等级及危险等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合并阵发性房颤组与合并持续性房颤组的性别、年龄、饮酒、吸烟、BMI、高血压等级及危险等级、CHADS-VASC评分、房颤病史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高血压组六分钟步行距离高于高血压合并房颤组(P=0.018),高血压组NT-pro BNP低于高血压合并房颤组(P=0.022),高血压组LVEF高于高血压合并房颤组(P=0.036),高血压组LVDD低于高血压合并房颤组(P=0.033),高血压组LAD低于高血压合并房颤组(P<0.001),高血压组E/e’低于高血压合并房颤组(P=0.004)且室间隔厚度无统计学差异。阵发性房颤组六分钟步行距离高于与持续性房颤组(P<0.001),阵发性房颤组NT-pro BNP低于持续性房颤组(P=0.012),阵发性房颤组LVDD低于持续性房颤组(P=0.025),阵发性房颤组LAD低于持续性房颤组(P<0.001),阵发性房颤组E/e’低于持续性房颤组(P=0.017)且室间隔厚度无统计学差异。3.阵发性房颤组HATCH评分分值低于持续性房颤组(P<0.001)、阵发性房颤组CAAP-AF评分分值低于持续性房颤组(P<0.001)存在显著差异。4.六分钟步行距离与HATCH评分分值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58);NTpro BNP(相关系数0.31)、LVDD(相关系数0.34)、LAD(相关系数0.59)、E/e’(相关系数0.64)与HATCH评分分值呈正相关。六分钟步行距离与CAAP-AF评分分值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63);NTpro BNP(相关系数0.31)、LVDD(相关系数0.31)、LAD(相关系数0.67)、E/e’(相关系数0.49)与CAAP-AF评分分值呈正相关。结论:1.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心脏舒张功能低于单纯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组患者舒张功能低于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提示舒张功能指标可能是预测高血压患者中房颤发生及进展的重要参数。2.HATCH评分与多项心脏舒张功能的指标相关,提示舒张功能障碍可能在部分程度上反映房颤进展风险。CAAP-AF评分与多项舒张功能的指标相关,提示心脏舒张功能指标可能为衡量射频消融复发率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