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扶正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911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本次临床的观察研究,了解面瘫扶正丸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运用的优势,来进一步证实面瘫扶正丸祛风止痉,益气通络的功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以期提高面瘫的临床治愈率,达到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的目的,从根本上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既可丰富面瘫的治疗方法,也促进了中医的继承和发展,可使更多的患者早日康复。   方法:预研究设计纳入200例,按20%比例可能发生脱落或丢失,实际纳入病例为 240 例,纳入研究的全部病例来自本院脑病科、针灸科门诊及脑病科住院病人。所有纳入的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 120 例,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有10人未按规定服药,5人要求退出试验,1人突发“脑梗塞”,1人受外伤,均已被中止试验;对照组有9人未按规定服药,8人要求退出试验,1人突发“哮喘”, 1人移居外地,均已被中止试验。最终纳入治疗组104例,对照组101例。各组间的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程度(治疗前H—B分级平均值)、病程长短,卡方检验或经方差分析是否显著性差异。两组均进行 4 周治疗,按照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确立的House-Brachmann 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评定,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①两组性别资料经统计学按χ2检验;两组年龄资料经统计学按t检验;两组病程资料经统计学按 t检验,三组资料对比P>0.05,认为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②两组患者,按照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H一B)评分比较经Ridit分析有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间H一B分级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4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 4周、8周时与各自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两组患者,按照House-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评分比较:治疗后 14天治疗组总有效率87%,痊愈率18%,对照组总有效率74%,痊愈率10%;经x2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均有非常显著的改善(P<0.01)。两组相比较(P<0.05),认为治疗组在改善面神经功能方面仍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8天治疗组总有效率94%,痊愈率63%,对照组总有效率84%,痊愈率50%;经x2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均有非常显著的改善(P<0.01)。两组相比较(P<0.05),认为治疗组在改善面神经功能方面仍优于对照组。   结论:在对照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基础上,加用面瘫扶正丸,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其恢复过程,减少患者的后遗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临床疗效显著,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的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对慢性肾脏病(CKD)3 期患者(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观察益肾化瘀方对CKD3期患者(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 2011年 4月至 2012年 3月河南中医学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哮喘发作期小鼠血清和肺组织匀浆液中NO(一氧化氮)含量及NOS(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情况、以及小青龙加味颗粒剂对哮喘发作期小鼠体内NO 含量、NOS 活性表
目的:  如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为我国中医医疗提供更加科学和精确的诊疗手段,进一步探讨西医科学数据和中医证要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中医医疗水
  研究背景: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临床常见危重病,其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都很高,而且近年来发病人群年轻化,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改
目的:本实验研究的眼穴按摩药灸眼罩是根据经络学理论研发的中药外用护眼产品,其防治青少年近视眼的效果已经多年临床所证实,并申报国家专利(申请号201320729760.7)。本文将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配合透灸法和单纯针刺治疗失眠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比较其改善情况的差异性;进一步规范其技术标准,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操作性强、便于推广的治疗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观察涤毒灌肠方对5/6肾切除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肠源性尿毒症毒素的干预作用,证实涤毒灌肠方对5/6肾切除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涤毒灌肠方降低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