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本次临床的观察研究,了解面瘫扶正丸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运用的优势,来进一步证实面瘫扶正丸祛风止痉,益气通络的功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以期提高面瘫的临床治愈率,达到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的目的,从根本上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既可丰富面瘫的治疗方法,也促进了中医的继承和发展,可使更多的患者早日康复。 方法:预研究设计纳入200例,按20%比例可能发生脱落或丢失,实际纳入病例为 240 例,纳入研究的全部病例来自本院脑病科、针灸科门诊及脑病科住院病人。所有纳入的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 120 例,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有10人未按规定服药,5人要求退出试验,1人突发“脑梗塞”,1人受外伤,均已被中止试验;对照组有9人未按规定服药,8人要求退出试验,1人突发“哮喘”, 1人移居外地,均已被中止试验。最终纳入治疗组104例,对照组101例。各组间的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程度(治疗前H—B分级平均值)、病程长短,卡方检验或经方差分析是否显著性差异。两组均进行 4 周治疗,按照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确立的House-Brachmann 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评定,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①两组性别资料经统计学按χ2检验;两组年龄资料经统计学按t检验;两组病程资料经统计学按 t检验,三组资料对比P>0.05,认为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②两组患者,按照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H一B)评分比较经Ridit分析有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间H一B分级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4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 4周、8周时与各自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两组患者,按照House-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评分比较:治疗后 14天治疗组总有效率87%,痊愈率18%,对照组总有效率74%,痊愈率10%;经x2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均有非常显著的改善(P<0.01)。两组相比较(P<0.05),认为治疗组在改善面神经功能方面仍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8天治疗组总有效率94%,痊愈率63%,对照组总有效率84%,痊愈率50%;经x2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均有非常显著的改善(P<0.01)。两组相比较(P<0.05),认为治疗组在改善面神经功能方面仍优于对照组。 结论:在对照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基础上,加用面瘫扶正丸,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其恢复过程,减少患者的后遗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临床疗效显著,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