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VM的串行同步两线总线验证IP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un_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字集成电路和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设计复杂度的不断提高,对SoC系统进行快速可靠的验证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多样化的应用需求对总线提出了更高速度、更低功耗、可配置、可扩展等要求。其中,串行同步双线总线I2C及其衍生总线以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简单两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中。但这些总线无法采用一个较为通用的验证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IP)核进行验证,若分别搭建验证平台则会造成大量重复工作、效率低下,也会导致验证组件过多不易维护、难以移植;同时,不同总线的测试用例和自检机制的差异化性也无法确保验证的完备性。所以必须研究一个通用的串行同步两线总线验证IP。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标准I2C(包括升级版超快速模式)、定制I2C和I3C等串行同步两线总线协议,发现其在两线、数据组成、读写操作等具有验证组件类似的特点,而不同点在于总线宽度、传输数据格式或者序列中操作顺序的组成等。故论文基于通用验证方法学(Universal Verification Methodology,UVM),利用参数化构建验证组件,提出了一种通用串行同步两线总线的验证IP。参数化的验证组件可实现可配置、可复用的需求,自检机制和功能覆盖组可实现以覆盖率为导向的串行同步两线通信总线验证的完备性需求。同时,在此提出了3个模块解决现有平台架构的缺陷性,包括:针对模块级的tbench难以在系统级实现复用,提出protect module;针对多重验证环境同步化处理的难点,提出common module;针对错误注入,在不改变验证组件的前提下提出error bus module。对于构建的通用串行同步两线总线验证IP,通过两个典型SoC系统芯片来验证其在同一SoC系统的垂直复用性以及在不同SoC系统间的水平复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验证IP可用来快速搭建类似I2C总线数据格式的验证平台,其随机测试用例以覆盖率为导向可快速获得接近100%的覆盖率,和自检机制共同确保验证的完备可靠性。验证IP可以很容易从子模块的验证环境复用到SoC系统验证中去,同时也可以复用至不同SoC系统,从而最小化验证时间,提高验证效率。
其他文献
对抗样本能够显示出深度神经网络(DNN)的固有漏洞,这些攻击性的样本是攻击者在真实样本的基础上恶意制作的,旨在使目标DNN行为异常。对抗性样本的威胁广泛存在于图像,语音以及文本识别和分类中。对抗样本的生成对具有“黑盒”属性的深度神经网络可解释性的研究和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安防领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文本领域,生成的对抗样本通常有攻击成功率,语义保持,语句流畅性以及添加的扰动大小等方面的考量。当前对
农用无人机变量喷施技术与装备是提升精准农业施药效率,实现农药零增长的重要手段,是农用航空植保和智能农机装备的前沿方向和核心内容。本文围绕农用无人机变量喷施技术,设计并搭建无人机变量喷施控制系统,建立基于机器学习的喷施特性定量预测模型和评价方法,构建无人机变量喷施系统仿真平台,并进行变量喷施试验验证,为旋翼无人机精准变量喷施作业和效果数字化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设计并搭建了农用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一种短期内肾功能急性下降的临床综合征,其诱发原因多种多样,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脓毒症引起的AKI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没有完全阐明。目前认为脓毒症性AKI的一个重要病理机制是氧化应激介导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展。因此,通过抗炎、抗氧化等多种途径寻找一种有效治疗AKI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临床意义。氧化铈纳米粒(Cer
RIG-Ⅰ是RIG-Ⅰ样受体(RIG-Ⅰ like receptors,RLRs)家族成员,该家族由RIGI、MDA5(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 5)和LGP2(Laboratory of genetics and physiology 2)组成,是感染期间识别病毒双链RNA的先天免疫受体。宿主免疫受体识别病毒产物后,会通过非自身分子模式(称
地域文脉是建筑创作的灵魂。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地域文脉的建筑创作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的建筑师与学者们对此做出了许多探索与研究。面对当今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我国的建筑创作仍存在着千篇一律、文化缺失等现象。文章来源于设计实践,通过对绍兴地域文脉的挖掘与梳理,采用“和而不同”的设计策略来体现地域文脉在建筑设计上的传承,以期为今后建筑文脉的创作与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文章首先对研究的缘起、研究对
当前,随着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便携式也就意味着对电子产品的尺寸要求越来越小、厚度越来越薄。这也就要求集成电路芯片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能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目前主流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是使用更先进的晶圆工艺来缩小芯片尺寸;第二种是将具有不同功能的芯片合封到一个封装体内。采用第二种方案比使用第一种方案有短的生产周期,更低的成本,初期投资也较小。因此,选择合适的合封方式,封装形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时代发展要求,职业院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线上线下结合、理论实践贯通、师生翻转互动、打破时空局限的特征。在具体实施中,重视实施主体教学团队的作用,形成MOOC学习三部曲、课堂教学四环节、实践教学五提升的路径,实施全程化考核评价,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硅外延在半导体器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外延层品质的高低对产品最终的电性参数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目前业内比较常用的硅外延炉及其工艺原理进行了分析介绍,并对外延工艺的要求及质量表征方式进行了说明,重点研究基于LPE2061外延炉加工开关三极管产品如何改善滑移线缺陷问题。滑移线是在外延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产生滑移线的机理为衬底制备过程中产生的机械损伤,高温外延层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两者共同作用下的
随着半导体制造工艺的飞速发展,集成电路工艺尺寸越来越小,硅片有效面积寸土寸金,深槽隔离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于特殊器件的隔离工艺。深槽隔离技术是利用各向异性干法刻蚀机,在硅片隔离区刻蚀出特定形貌的深槽,再使用扩散工艺进行介质填充,达到在硅片上形成深槽介质隔离的目的。深槽隔离技术最关键的工序是深槽刻蚀,深槽刻蚀最大的技术难点在于难以获得陡直平坦的侧壁形貌,所以深槽刻蚀平台的开发变得极为重要。本文提出了一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大量β细胞丢失导致永久性的内分泌缺陷。增强或诱导内分泌胰岛的内在再生能力,并设计新的策略来产生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糖尿病治疗研究的重要方向。小鼠成体胰腺中存在静息细胞应对损伤,并且细胞静息作为体内一种成体干细胞的保守机制存在于一些组织中,在稳态维持和应对组织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前期实验发现了Setd4蛋白调控的细胞静息的进化保守机制,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