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演化机理及政府应对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602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据信息进入云时代,以往陌生的云搜索、WIFI都变成了耳熟能详的网络热词,互联网乘着商业化的春风,迅速的融入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影响和改造我们的现实社会。近些年,各种移动网络交流平台也应运而生,互联网完全成为信息交流的核心平台,成为网络群体互动的重要场域,但伴随而来的无序意见表达和情感宣泄,也使之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增加了社会管理的成本。本文以定性分析为主,辅以案例分析和定量分析,选取了“邓玉娇事件”、“华南虎事件”等我国主要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六个部分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定义、特征、类型、形成过程与演化机理以及引导防控的对策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为解释研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作了系统的阐述。第二部分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优势与不足,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第三部分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入手详述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四个特征,同时从类型学、网民参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目的这两个方面简要归纳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类型。第四部分将网络群体性事件分为潜伏期、引发期、发展期、爆发期和消亡期五个主要阶段,分析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和典型表现特征。提出了焦点型、诱发型、泄愤型、网络主导型四种发展模式和网络审判、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网络恶搞、网络集会五种爆发类型。并结合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两种方法,对2009年5月12至6月16日期间新浪论坛有关“邓玉娇事件”的相关议题进行了编码和数据统计,佐证了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过程划分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第五部分剖析了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演化机理,从角色扮演、利益博弈、心理机制三个方面对当事人、公众、媒体、政府共同推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演化发展做了大量系统的阐述。第六部分基于“把关人”理论为引导和有效防控网络群体性事件提出若干建议和新的思路。提出要以政府把关为主,网民自我把关和媒体(网站)把关为辅的宏观思路和重视网民行为规范、加强媒体舆论引导、完善互联网法律法规、推进网络技术更新、健全网络舆情预测与预警常态工作机制等五大具体策略。
其他文献
评价理论是在系统功能语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涉及笔者/说者的态度命题干涉以及评价的层级。因此评价理论里面又分为三个子系统,即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级差系统。评价系统
研究北宋庆历前馆阁医学藏书,为中国藏书史和医学史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同时也为我们今天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本文从历史学、文献学、中医学、图书馆学的角度入
政治功效意识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态度,我们可以通过其了解民众对政府的评价或者解释其表现出的政治行为。媒介使用作为政治功效意识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一直被学者所关注,而
陆龟蒙受庄子影响甚深。他自号"江湖散人",具有强调随变化而变化的"物化"意味。而"天随子"的自号,亦是崇尚自然无为的标榜。"散"又显示陆氏"虚己"的生活美学和苟存性命于乱世的智慧。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广州市中学生竞技健美操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广州市中学体育教师和学生对竞技健美操的认知程度低,竞技健
受电弓是高速列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受电弓受气流作用会产生随着速度增加而迅速增加的气动力和噪声,在受电弓区域引入外形适当的导流罩,可以有效的降低受电弓设备
情报分析是情报的中心环节,经常受到分析人员认知偏差和思维定式的影响,文章依据建构主义视角下思维模式对情报分析的影响而提出以传播学为视角的克服思维模式局限的内省式情
以聚硅酸铝为混凝剂,用化学法絮凝处理医院污水,并用二氧化氯杀菌。考查了pH、加入混凝剂的体积、搅拌速度、搅拌时间、沉降时间等条件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7.7
教学语言要富有挑逗性和激励性;教学方法要注意灵活性与针对性;教育行为要充满爱心和耐心;育人思想要有前瞻性和长远性。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2型糖尿病组,选择健康人群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肺功能变化,并分析胰岛素治疗后糖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