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潮》与其科教传播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haixiong1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对晚清留日学生期刊《浙江潮》(第1-10期),从留学生期刊史、新闻事业史、科学传播史角度入手,以期刊的办刊环境为出发点,重点探讨刊物的编辑出版情况、传播策略、传播内容。重点研究刊物的地方新闻、外国新闻、留学生新闻和科技新闻,教育思想以及自然科技知识与科学思想的传播。《浙江潮》创刊于1903年,由中国浙江籍留日学生同乡会创办,是一份文理综合性月刊。刊物以“着眼于全体人民之利益”与“输入文明”为己任,通过社论等特别栏目和文体形式激烈抨击封建制度,同时积极传播其他各学科知识,比如其《民族主义论》一文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三十年来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权派”皆“未至闻其发达”,“再不以民族主义提倡于吾中国,则中国乃真亡矣”。其“各国近事”一栏刊载的新闻消息,按内容分为地方新闻、外国新闻和留学生新闻、科技新闻四类,所载地方新闻分为两种,一是本国发生的政治、社会新闻,另一类是外国或外国人在中国的政治、社会新闻。其外国新闻报道涉及美国、英国、日本、俄国、德国、法国、土耳其、朝鲜、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非洲东部约10个国家,地域分布范围含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以及非洲,内容上包括各国的军事、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等内容。其10余篇留学生新闻,报道了留日学生在日本有关浙江同乡会活动、参加日本大阪的劝业博览会、参加1903年留学生拒俄拒法运动等,展示了晚清留学高等教育的概貌。科技新闻约70余篇,从器械发明、动物属性、设施建设方面做出及时报道展现世界前沿科技。其科学传播在整个传播内容方面尤为突出:对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的重大科学传播的报道,虽然晚于《亚泉杂志》数月,但仍然凸显了其对重大科学事件的高度敏感和报道的不同角度和深度;其所载我国第一篇地质学论文——鲁迅的《中国地质略论》与其所附的“中国地质略图”,虽非纯粹的论证性论文,只是一篇地质学综合评述论文,但它反映了中国人开始注意到实验及地质调查作图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同时也凸显了拟以此揭露列强从地质上的侵略性研究,唤醒国人国家观念的自信;其所载陈棍的《无鬼论》运用大量物理和化学知识破除人类自古的五大迷信思想,即便在今天看来常人也难以给出科学解释的“鬼神”、“魂魄”、“妖怪”、“符咒”、“风水”、“征兆”,在此却不值一驳,该文还一针见血地指出20世纪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首在“科学思想之不发达“与“一师难求”(即工程师奇缺),将其科学传播深入到思想深处,也使其科学传播达到同时期其他刊物所未达到的深度和高度,从而也使《浙江潮》站在了晚清所有留学生期刊的一个传播制高点。由此,我们认为:《浙江潮》是20世纪初期近百种留日学生期刊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期刊,其“科学与一人之品性有密切之关系”、中国亟宜发起“殖产界之革命”,走“自制”之路、“东京多一留学生,即将来建造新中国多一工技师”、“吾广漠美丽最可爱之中国”一定要有“一幅自制之精密地质图”等科学思想和认识,高度概括了当时中国病态社会的根本病因所在,是缺乏科学、缺乏科学思想、缺乏教育和缺少工程师,彰显了中国留学生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高远追求,也以期刊为传播利器,介入中国社会转型,在我国近代新闻传播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网络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助手,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网络的快速发展,打破了著作权法中著作权与作品的合理使用之间原有的平衡,许多网络
数字出版是出版业内的热门话题,随着近些年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出版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数字出版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也使得出版产业链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南海三沙海岛旅游开发意义重大。以内陆客源市场开发为对象,通过对郑州市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对三沙海岛旅游开发的意义、居民旅游意愿、旅游时间与
《周易》、《诗经》、《老子》、《论语》等一批先秦文化典籍,是中国文化典籍中的“元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元典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解读元典文化,站在今天的
学前教育是儿童的启蒙教育,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的主导,是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某些地区相继爆出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引
<正>2014年12月底,人社部与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就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进行了全面部署。《意见》的出台,在
本研究旨在对枯草芽胞杆菌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从而提高其发酵液的酶活。而后通过固态发酵的方法,将其应用到处理豆粕的步骤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该研究对降低我国饲料行业
IBM,全称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中文译名“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旧译“万国商业机器公司”)。总公司在纽约州阿蒙克市,1911年创立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
“5·12”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危机事件。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我国出版界担负出版使命,出版了一系列图书,凸显了图书在危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