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对应用FK506肝移植大鼠PBMC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3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大鼠肝移植术后肠内营养支持模型;调查肠内营养和FK506在原位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大鼠中,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细胞因子IL-2、IFN-γ、IL-10、TGF-βmRNA表达,探讨肝移植后细胞因子谱的改变,以及肠内营养与FK506对细胞因子谱的影响和相互间的关系。 方法: 1.大鼠原位肝移植(ROLT)模型的建立与稳定 1)实验动物 供体:清洁级Wistar大鼠,雌雄不限,体重280~300g。 受体:清洁级SD大鼠,体重250~300g。 2)实验用套管 门静脉、肝下下腔静脉套管:硬质的聚乙烯管经火焰软化后拉制而成;胆管支撑管:硬膜外导管拉制而成。 3)手术过程 改良二套管法 供体手术:要点一缩短热缺血时间,减少安置套管机械性损伤和操作难度供肝的修整及套管:要点-0-4℃的平衡液冰浴中进行 受体手术:要点-顺序开放供、受体的肝下下腔静脉,开放前排除受体肝下下腔静脉血栓 2.ROLT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肝脏病理演变 确定Wistar→SD移植方向是否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供肝是否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损伤? 1)标本来源:Wistar→SD的原位肝移植大鼠模型,于术后d1、d2、d3、d5、d7、d8、d9、d11、d15、d21、d40、d60随机处死大鼠,取移植肝脏组织。 2)病理切片制取:苏木精-伊红(HE)染色,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照相取样 3)病理评价标准:1995年国际肝脏移植排异分级会议制定的标准 4)病理评分:病理特征评定,生成急性排斥活动指数RAI(RejectionActivityindex),总分0~9分,绘制RAI-时间曲线图。 3.肠内营养支持模型的建立和随机分组 1)肠内营养制剂及免疫抑制剂: 安素(Ensure,EN)终浓度:2Kcal/mlFK506胶囊(FK):1mg/粒,终浓度:0.266mg/ml 2)随机分组: 对照组(control)、免疫抑制组(FK)、营养支持组(EN)、免疫抑制+营养支持组(FN) 4.安素和FK506对肝移植大鼠排斥反应的影响 1)标本采取:术后7d脱颈处死,取外周血。 2)PBMCs分离:Ficoll密度梯度离心 3)细胞总RNA的提取:华舜公司“小量细胞总RNA快速抽提纯化试剂盒”说明书程序 4)RNA的鉴定与定量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OD260、OD280,计算RNA浓度 5)RT-PCR检测细胞因子mRNA表达 A、引物设计:根据基因库中的序列,利用PrimerPremier5.0软件设计基因专一性的引物 B、逆转录PCR检测 QIAGEN公司的“OneStepRT-PCRKit”试剂盒说明书程序 结果: 1.50例大鼠肝移植模型稳定存活。24小时存活率84.0%(42/50);1周存活率82.0%(41/50)。 2.急性免疫排斥反应术后1~5d处于上升期,5~7d达到高峰并维持至15d左右。 3.各组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 1)IL-2:control、EN组间无差异;FK、FN二组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03,p=0.001)。 2)IL-10:control、EN组间无差异,IL-10的表达均处于较高水平,与FK、FN组显著差异(p<0.01);FN、FK组间显著差异(p=0.013) 3)TGF-β:control、EN组间无差异,FK、FN组间无差异。FK、FN组与control、EN组显著差异(p<0.01 4)IFN-γ:control、EN组间无统计差异。FN、FK组与control、EN组显著差异(p<0.01);FN、FK组间显著差异(p=0.013) 本文对二套管法作了相应的改进,缩短了肝移植的手术时间,使操作更简单,无须手术显微镜,术后成活率高。在此基础上建立的Wistar→SD大鼠肝移植模型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可在术后一周左右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的高峰,可作为理想的观察的节点。通过简单的灌胃针,可以满足大鼠术后用药和肠内营养支持的需要。术后一周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和Th2型细胞因子mRNA表达表明,肝移植后各细胞因子高表达,EN与对照组无差异。FK、FN组IL-2、IL-10、IFN-γ、大鼠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高表达Th1、Th2型细胞因子,可能产生Th1/Th2平衡漂移导致免疫排斥。应用FK506在抑制IL-2减轻排斥反应的同时,其他细胞因子也降低表达,维持Th1/Th2低水平上的平衡。在FK506造成的细胞因子低表达背景下,早期肠内营养可能通过保护肠道粘膜,减轻术后炎症反应,产生与FK506一致的协同效应。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了。在传统的教学中,大多数是以教师讲解为主。伴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优化和创新,灌输式教学和现代教育要求有了一定的冲突。而教育行业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意义重大,因此现代教育要紧紧跟随国家发展的脚步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实现教育的创新化和多样化,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进而推进对话式教学的发展。在小学的教学中,数学是其中比较
目的:探讨子宫畸形在我院计划生育科住院妇女中的发生率及终止畸形子宫合并妊娠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方法:选择1996年4月至2006年4月在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计划生
摘 要:高中阶段数学课程教育与之前的数学教学相比较而言存在很大差别,主要是为了通过对学生数学规律应用的引导,推动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与解决,求中类比推理是将相同属性的两种事物进行类比,从而发现其中的现金属性或者相同规律的一种数学思维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应用类比推理法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及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是教学中应当高度重视的问题。文章主要围绕着通过类比推理思维方法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及公式的理解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学生在经历了小学的基本教学后,除了形成了一定的自控能力外也形成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对于数学教学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初中教学而言,数学是所有学科中的重心之一和难点之一,那么如何将初中数学变得简单易懂对于数学教师而言就变得十分重要。同时在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是一种关键且有用的教学方式。本文主要是分析和研究数形结合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和价值
摘 要: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因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概念性,学生学习起来存在较大难度,如果解题思路打不开,就会对学习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一题多变的解题思路,学会转化难点,进而提升解题能力,对数学知识更好地掌握。基于此,本文就一題多变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一题多变;中学数学;应用  数学是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基本技能。从
目的: 了解辽宁省阜新县农村蒙古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为该地区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辽宁省阜新县7个乡镇、64
摘 要:数学属于工具学科,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在小学有一定的数学学习基础,但初中的数学教材与小学数学的学习教材水平知识有大幅度的提升,本文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化分析,根据课标的改革过程,准确地判断课堂教学标准,明确数学教材中出现的大量概念、公式、验算方式等内容,按照需求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相关实际操作标准,探寻提升初中数学的质量规范形式,结合标准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综合实践操作的概念效果。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