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常规浴比染色相比,小浴比染色具有降低水耗和能耗,减少染化料助剂用量,并降低污水处理负荷的优势。在相同染料用量的条件下,小浴比染色染料浓度大大增加,同时染液中盐和碱与染料的质量比对棉织物染色性能均产生影响。虽然活性染料小浴比染色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在相同得色量的情况下,常规浴比染色与小浴比染色在染料与助剂影响方面的差别却鲜见报道。因此,本文探讨了在得色量相同的情况下,小浴比染色(5:1)与传统染色(10:1)在染料直接性,盐、碱用量以及染色动力学上的差异,为活性染料小浴比染色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帮助。本课题首先将常规染色条件下的表观深度(K/S)值作为目标值,通过中心组合实验(Central Composite Design)分析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得出达到目标值时小浴比条件下染色所需盐、碱浓度值,并利用染料直接性、浴比及盐固色机理等相互之间影响因素解释不同浴比下盐浓度差异的原因;选择甲醇作为纤维素的模拟物,利用HPLC分析技术,研究60℃条件下活性染料水解/醇解动力学,从化学反应动力学角度阐述小浴比染色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小浴比着色织物达到常规浴比染色条件下的K/S值时,所需盐、碱浓度分别低于常规染色所需盐、碱浓度。染料水解/醇解动力学研究表明:小浴比染色条件下,染料醇解/水解属于一级反应动力学,小浴比醇解速率常数大于常规染色,水解速率常数小于常规染色。通过本论文研究可知:棉织物浸染过程在活性染料固色与水解的竞争反应中,小浴比有利于染料与纤维素纤维反应,同时减少染料水解。因此,小浴比染色无论是节约染料,降低染色碱浴固色盐的量方面,还是减少染色污染物与废水排放量方面,都是一种有竞争力的染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