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适应水平一直都是心理健康领域关注的热点,进化心理学也认为所有有机体都是适应的产物,适应是进化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学龄儿童而言,学校是学习、生活与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适应水平与儿童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密切关系,是衡量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也是儿童顺理完成学业的重要条件。生态心理学认为,应该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环境系统”中的心理与行为,而家庭和班级是儿童主要生活的两种环境,影响儿童发展和适应的外在因素也主要来源于这两方面,因此本研究从发展生态学的角度入手,探讨家庭环境和班级环境对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研究在综述家庭环境、班级环境和学校适应的概念、测量、与个体发展关系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615名小学高年级学生及其家长、班主任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主要探讨小学生家庭环境、班级环境和学校适应的现状特点,比较不同群体感知环境的差异,以及小学生家庭环境、班级环境和学校适应的关系,进行模型的构建。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小学生的家庭环境在年级和班干部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小学生家庭环境还受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家庭心理环境氛围也会越好;家庭环境可以分为亲密型、一般型和问题型三类,亲密型所占比例最多,达到52%。(2)小学生的班级环境在性别、年级和班干部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班级环境可以分为团结向上型、一般型和问题型三类,团结向上型所占比例最大,达到41.6%。(3)小学生学校适应状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性别、年级和班干部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4)不同群体对环境的感知存在差异。家长对家庭环境的感受认知比孩子更加乐观、积极,班主任教师对班级环境的感知整体上要比学生消极。(5)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学校适应水平,还通过班级环境对小学生的学校适应水平产生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