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来务工人员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过程中涌现出的大量的离开家乡外出务工人员群体,他们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腾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由于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以及各项社会保障、福利的缺失,这一群体人员所得到的回报与他们的需求有了越来越大的差距。在劳务保障、医疗保障、住房及子女教育等各个方面,政府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的公共服务出现了巨大的缺口,其中,与外来务工人员一起远离家乡出外求学的随迁子女群体的教育问题,更是凸显出了巨大的矛盾与困难。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公平,保障弱势群体正当权利,更有利于社会整体和谐问题,提高整体入口素质以及为中国社会未来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近年来,上海经济发展较快,投资环境较好,交通条件快捷便利,社会生活稳定,吸引大量的外来人员来沪就业、生活,与之而来的,便是这些务工人员随迁儿女的教育需求与政府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之间也产生了一些突出的矛盾。通过调研,发现随迁子女在沪接受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困难集中体现在:一是随迁子女数量的剧增和教育资源紧缺之间存在矛盾;二是与随迁子女教育相关的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随迁子女受教育问题不是孤立的教育问题,而是上海城市外来人口管理这一综合问题的一部分,随迁子女教育的数量问题取决于外来人口在上海的生存条件,取决于本市对居住和从业的管理强度。因此建议:为外来人口居住和就业提供有序服务,缓解局部地区教育资源紧张压力;根据现实与调研,科学规划居住人口,积极推进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在郊区街道等努力发展优质的教育资源;根据来沪务工人员的贡献度和融入度,制定和完善本市梯度式的教育公共服务政策,如学前教育由家长合理分担成本,社会多元供给服务,义务教育由政府在积分制框架下提供托底服务,义务后教育提供与职业教育、高中教育可衔接的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