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审批作为政府对社会资源进行权威性分配的重要手段,是行政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制度,在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公共安全等领域被广泛运用。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发展,保护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行政审批制度的弊端也不断暴露,并已逐渐成为制约发展的“制度性瓶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既是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政府管理的需要,也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解决市场经济深层次矛盾的重要切入点。2012年,党的十八大要求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并将之作为深化改革、激活经济的关键举措和重要内容。本文在整理归纳国内外行政审批制度和标准化管理研究文献资料和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将标准化管理的思维、理念和方法植入行政审批制度运行过程中,构建了行政审批标准化管理模式。本文认为行政审批标准化管理是指政府对行政审批的设置、实施、监督等管理活动制定具体操作标准,并经颁布后实施,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行政效率、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行政审批标准化管理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行政审批标准化管理具有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升行政审批质量,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加强运转协调、优化部门协同,改善投资环境、打造服务型政府,推广先进经验、促进政府创新,有利工作稳定、保证管理方法传承等核心价值。本文详细梳理了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深化、全面攻坚等三个阶段的改革历程,分析了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行政审批制度具有公共性、法定性、公开性、重复性、时效性、依申请性、自由裁量性等七项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行政审批制度存在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对上海市行政审批标准化管理实施情况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构建行政审批标准化管理模式的现实基础。上海市行政审批标准化管理主要包括目录管理、业务手册、办事指南、网上审批、信息共享和效能监察等六项主要内容。2010年实施行政审批标准化管理以来,上海市先后发布了《行政审批业务手册编制指引》和《行政审批办事指南编制指引》等两项地方标准,制定了《上海市行政审批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管理办法》,并在市政府部门开展行政审批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先后有15家单位通过考核验收,目前已在全市推开。综上,本文认为行政审批标准化管理模式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审批管理标准体系、严格规范的行政审批设立审查机制、高效便捷的行政审批申请办理机制和持续完善的评价改进机制。因此,本文提出行政审批标准化管理框架体系应当在相关法律、法规等指导下,由行政审批管理标准体系和评价改进制度两部分组成。行政审批管理标准体系包括行政审批设立审查和编码标准、行政审批业务手册编写标准、行政审批办事指南编写标准、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服务标准、网上行政审批标准等五项标准;评价改进制度作为行政审批标准化管理的配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