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热塑碳纤复合材料(CFRTP)和铝合金的复合结构就是实现飞机轻量化制造且具有可靠强度的有效结构。近年来,随着激光加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激光焊接技术成为实现CFRTP-铝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塑碳纤复合材料(CFRTP)和铝合金的复合结构就是实现飞机轻量化制造且具有可靠强度的有效结构。近年来,随着激光加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激光焊接技术成为实现CFRTP-铝合金复合结构连接的热门方法。但传统的激光焊接在焊接铝合金时,容易造成一些气孔和微裂纹等热损伤问题,成为导致CFRTP/铝合金焊接接头失效的潜在威胁。为降低CFRTP/铝合金激光焊接时激光加热对铝合金表面的热损伤,提升接头连接强度,本文创新性地采用激光搅拌焊接技术进行CFRTP-铝合金复合结构的焊接,并研究基于锚固效应的界面微织构辅助连接对CFRTP/铝合金接头强度的影响规律。首先,建立了 CFRTP/铝合金激光搅拌焊接有限元模型,对铝合金表面温度场进行了分析,发现铝合金表面的温度场呈非等幅振荡形式平缓变化,改变了传统激光加热温度场的急冷急热,这是激光搅拌焊接能够降低铝合金热损伤的原因之一。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发现,焊缝的熔深和熔宽误差在9.87%以内,且变化趋势较吻合。通过对连接界面温度场的研究,发现界面树脂熔化深度与实验所得到接头的连接强度变化趋势一致。其次,采用激光搅拌技术对CFRTP/铝合金连接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与传统的激光直线焊接相比较,在相同热输入量的情况下,激光搅拌焊接所形成了铝合金表面焊缝的焊接缺陷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接头强度是常规直线焊接的3.25倍,并通过单因素法研究了激光搅拌焊接工艺参数对接头强度的影响规律。最后,研究了界面微织构辅助连接对CFRTP/铝合金异质结构接头强度的影响,分别讨论了微织构形貌、尺寸和添加聚酰胺树脂(PA)材料厚度对CFRTP/铝合金接头强度的影响。与未经任何表面处理的接头强度相比,界面微织构辅助连接的接头强度提升了 260%。当十字交叉微织构的扫描间距为0.1mm且所添加的PA材料的厚度为80μm,在激光功率为200W,焊接速度为5mm/s,搅拌振幅为0.8 mm,搅拌频率为40Hz时的激光搅拌焊接参数下,获得37.5MPa的最高强度接头。
其他文献
吗啡(morphine)为临床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阿片受体激动剂,因其具备良好的镇痛效能故常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在吗啡使用过程中,阿片样物质引起的痛觉过敏(Opioid-induced h
传统的船舶柴油机由于使用燃油作为燃料,运行过程中的排放物包含多种有害大气的物质,包括氮氧化物、细微粒物和硫氧化物。随着海事公约对船舶排放物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研究船舶柴油机新型燃料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的化石能源具有低排放、低成本的特点,由此进入人们的视野。对使用燃油和天然气的双燃料柴油机进行建模,研究燃油替代率对双燃料发电柴油机燃烧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以MAN公司的8L51
我国有着较为丰富的香蕉资源,香蕉作为一种老少皆宜的热带水果,受到人们的喜爱,但香蕉上市时间集中性强,且采后易腐烂,极大地制约了香蕉产业的发展。因此,将香蕉进行深加工,
随着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以及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光电分解水制氢技术近年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寻求高效稳定的半导体阳极材料是提高产氢效率的关键之一。α-Fe2O3因其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飞速发展和多方领域的探究融合,其重要组成部分车载自组织网络以成为领域学者们关注的焦点。路侧单元(RSU)是VANET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将移动车辆与
我国民航运输业迅速发展,空管系统运行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繁重复杂的管制任务致使空管系统经常以亚健康运行。当空管系统运行处于亚健康,潜伏的各种隐患会引发事故征候甚至事
7B52叠层装甲铝合金是一种新型的具有优良抗弹性的叠层材料,相较于其它焊接方法,搅拌摩擦焊具有显著优势。本课题对16 mm厚7B52叠层装甲铝合金板材进行了搅拌摩擦焊接研究。通过分析焊缝表面温度特征和金属流动,采用在焊缝表面植入金属粉末的方法来提高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并对焊接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首先对16 mm厚的7B52叠层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进行工艺研究。设计正交试验,并结合热输入与焊
增强飞行视景系统作为飞机上的复杂电子系统,传统的安全性分析面临工作量大,过于依赖分析人员经验,容易出错等问题,Petri网、概率模型等形式化方法虽然提高了分析的自动化水
随着化石燃料的消耗,传统燃料添加剂的合成面临着许多问题,因为传统燃料添加剂总是以石油化工为基质,造成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因此,有必要寻找具有完全可再生资源的潜在替代品来合成生物基燃料添加剂。CO2的利用成为近年来的热点,故本文对乙醇和CO2为原料合成燃料添加剂碳酸二乙酯(DEC)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对实验进行了各方面的优化。在乙醇与CO2直接合成DEC的反应中,铈锆复合氧化物在x=0.2时,对其有
我国低挥发分煤丰富,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国家,越来越多的燃煤电厂燃用低挥发分煤,在燃烧过程中存在燃烧不稳定、燃烧效率低和污染物排放高严重等问题。为了实现煤的高效清洁燃烧,国内外众多学者对煤在燃烧过程中物理化学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但针对燃烧过程中煤官能团和孔隙结构的变化以及低氧浓度对燃烧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本课题针对煤在弱还原性气氛条件燃烧过程中焦炭官能团和孔隙结构的演变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基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