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被害人的程序参与权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xs8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社会刑事被害人权利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被害人的诉讼地位与权利保障在各国司法制度改革中日益得到重视。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赋予刑事被害人当事人的地位,使其享有较广泛的诉讼权利,但由于立法与实践的脱节,使法律规定的许多权利有空置之嫌。关于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保障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正当诉求遭到漠视,诉讼权利遭到忽视,合法权利也得不到切实有效的保障和救济。尤其是在公诉案件中,在国家强大的追诉职能背景下,被害人的程序参与权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本文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条逻辑思维来安排行文的。   第一章主要叙述我国刑事被害人程序参与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首先从刑事被害人程序权的内涵着手,初步分析其概念的界定,下一节,则概括出我国现行法律所规定的刑事被害人所享有的程序参与权利,进而分析我国的立法现状。最后一节,则从两个层面上分析我国在刑事被害人程序参与权保障上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主要通过对域外法系国家对刑事被害人程序参与权的规定入手,分析大陆法系国家、英美法系国家以及国际法上关于刑事被害人的立法与实践,如法国、德国等大陆法系国家将被害人规定为当事人地位,享有较多的诉讼权利;英国、美国等英美法系国家则将被害人规定为证人地位,虽然被害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并没有大陆法系国家所规定的那么多,但其立法趋势也是向保护刑事被害人程序参与权发展。考察域外法系国家的相关立法规定以及目前研究状况,结合中国现状加以分析比较,总结出有利于我国刑事被害人参与程序权利方面的建议及启示。   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旨在探讨如何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程序参与权。本章分为三个部分来研究我国刑事被害人的程序参与权的完善。首先分析刑事被害人参与刑事诉讼程序的正当性和价值基础,随后,指出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程序参与权应当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程序参与权的一些设想。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特别是大学生工作压力的增加,许多大学生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部分大学生的生命观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偏差。导致这些大学生生命观存在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些
法律的不确定性是指现行法律规范无法为待决社会纠纷在其框架内提供唯一的合理解决方案。正确认识法律的不确定性,并妥善的处理由其造成的问题,对于维护法律的科学性和规则受
本文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为题展开研究。   第一章对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对象进行研究,认为本罪中的产品与《产品质量法》所调整的产品的范围一致,不包括建筑工程、
学位
人类社会在历经电力革命与蒸汽革命后,迎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科技革命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包括生物工程、原子能、空间技术等。在诸多制造技
建筑作为承载人类生存和生命延续的重要载体,当前成为造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开展绿色建筑行动,意义重大。但近些年在绿色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各
目的:探讨广东省育龄妇女在月经周期中不同时机性生活对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21~35岁健康已婚、月经正常、有意愿怀孕的妇女。纳入研究期间不采取避孕措施,在预计排卵
近代中国,堪称世界性的“宪法博览会”、“行宪试验场”。而近代宪法作为工具性宪法,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皇权永固、外患减轻、内乱可弭”的历史使命。继清末民初宪政帷幕的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