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虾血细胞体外吞噬活动中活性氧产生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k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对虾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动物,但是其发展深受病害的影响,对中国对虾免疫机理的研究成为迫切的需要。本文主要在体外条件下对中国对虾的血细胞吞噬活动中ROS的产生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阐明中国对虾的细胞免疫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首先对中国对虾血细胞体外短时培养条件进行了摸索,以期为后来在体外研究中国对虾血细胞吞噬活动中ROS的产生建立基础。主要以台盼蓝染色法所测的细胞存活率作为区分标准,分别对培养时间、培养液的类型、培养温度进行最优化筛选。结果表明:30min、CM缓冲液和SCM缓冲液以及4℃、27℃,这几种条件下中国对虾血细胞存活率是显著高于其他条件下的血细胞存活率,说明上述条件适于中国对虾血细胞的体外操作。 在上面实验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化学发光法对中国对虾血细胞体外吞噬过程中ROS的产生进行了研究,试图了解血细胞吞噬活动中的化学发光现象。结果发现:Zymosan A和LPS都能够诱导中国对虾血细胞发生化学发光反应,说明中国对虾的血细胞在吞噬活动中确有呼吸爆发现象但是这种化学发光的发光值比较微弱。 最后利用NBT还原法研究了中国对虾血细胞体外吞噬过程中O2-的产生以及一些环境污染物如重金属离子和农药对其吞噬活动中O2-的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虾血细胞经刺激诱导的吞噬活动中有明显的呼吸爆发和O2-的产生;不同浓度的Zymosan A和LPS对血细胞产生O2-的影响不同;用同一浓度的Zymosan A对不同密度血细胞进行刺激产生O2-的强度也不同;SOD、NEM和碘代乙酰胺对血细胞吞噬过程中O2-的产生有抑制作用;5种重金属离子和2种农药都能够抑制血细胞产生O2-;不同个体的中国对虾血细胞产生O2-的能力不同;濒死的中国对虾产生O2-的能力较弱。相对于化学发光法而言,NBT还原法测定中国对虾血细胞吞噬时产生的O2-更适合于作为检测对虾免疫状态的指标。
其他文献
大黄鱼(Pseudosciana crocea)是我国特有的经济鱼种,以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和极高的药用价值而受到青睐,在大黄鱼人工育苗和网箱养殖等技术相继成熟之后,人工养殖得到迅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