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黄鱼(Pseudosciana crocea)是我国特有的经济鱼种,以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和极高的药用价值而受到青睐,在大黄鱼人工育苗和网箱养殖等技术相继成熟之后,人工养殖得到迅猛发展。由于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环境日益恶化,导致大面积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的爆发,给大黄鱼的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鱼类天然免疫系统反应快、作用广,在抵抗病原体的侵袭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以至在当前的研究中受到广泛的重视。为了研究大黄鱼在细菌感染过程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样式、相互作用机制以及获得免疫相关基因,我们利用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 molyticus)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三联灭活疫苗免疫大黄鱼,分别在免疫后6,12,30,36 h取肾脏组织和血液样品,免疫后各个时段血清溶菌活力、抗菌活力和酚氧化酶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免疫后30h大黄鱼的血清抗菌活力最高,提取30h肾脏组织样品的mRNA,反转录成cDNA,通过与pcDNA3.0载体连接,电转化进入大肠杆菌JM109感受态细胞中,得到肾脏组织SMART cDNA文库.菌落PCR鉴定结果显示:插入片段重组率达到97.7%。文库容量达到1.4×10~5个克隆.此SMART cDNA文库的建立为三联灭活疫苗免疫后表达基因的大规模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分析奠定了基础。 蛋白酶体能产生适合于Ⅰ型主要相容性复合体并被提呈到CD8+T细胞的抗原肽。γ干扰素(IFN-γ)诱导产生的PA28-α和PA28-β两个亚基能够组成PA28蛋白酶体并活化蛋白酶体的肽酶活力,PA28蛋白在Ⅰ型抗原呈递中的分子特性和功能在哺乳动物中研究得较为透彻,而在鱼类中还是个空白,大黄鱼PA28-β亚基的研究对了解Ⅰ型抗原加工和呈递机制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本研究中,克隆了大黄鱼PA28β基因全长1133个核苷酸的cDNA序列,它编码245个氨基酸的蛋白,分子量为27KD。分别与斑马鱼、比目鱼、猪、鼠、牛和人的同源蛋白有76%,69%,61%,60%,57%和57%的序列同源性。编码的蛋白有很多PA28β特征的保守区,包括PA28β特异的KEKE motif、激活环、C末端区域、脯氨酸富积区和蛋白激酶C识别位点。Western-blot分析表明在肾、肝、脾和小肠中为组成型表达,鳃、心和脑中没有表达,在poly(Ⅰ:C)体内诱导后72 h,在肾、肝、脾、小肠和肌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