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我们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教育信息化的重点。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们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较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在建设的过程中却暴露出一些问题,尤其是地区发展不均衡,这不但影响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还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所以,研究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发展差异的问题,剖析区域差异形成的机理,并据此提出缩小区域差异的对策。这不仅能够丰富基础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成果,还对缩小区域差异,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教育学、系统论、信息学、区域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并以泰尔指数、方差分解等方法为基础,对湖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区域差异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梳理了国内外有关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估的相关资料,总结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对湖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据此构建衡量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第二,借鉴区域差异的计算方法泰尔指数,测算了湖北省及各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区域差异情况,利用泰尔指数分解的特性,量化研究区域内、区域间差异对总差异的影响程度并进行对比研究。第三,利用方差分解的方法对湖北省及各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差异程度进行了量化,并从发展水平和发展差异程度两个方面对比分析各区域发展差异的情况。第四,总结了湖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差异的主要表现。从观念、制度以及建设层面总结了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并以此提出缩小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差异的政策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区域差异。在发展水平方面,以武汉为代表的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发展水平最强,鄂中次之,而以恩施为代表经济发展不好的地区发展较弱。在差异程度方面,鄂东和鄂西地区的差异主要由各城市间发展差异导致,而鄂中地区的发展差异主要由区域内部各区县间的发展差异所致。在维度层面,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差异主要体现在应用服务和应用效能两个方面。鄂东和鄂西地区区域差异主要表现为应用服务和基础设施两个方面,而鄂中地区表现在数字资源和应用服务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