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inhibitor of DNA binding)家族蛋白调控乳腺细胞的分化并影响乳腺癌的预后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cqccqc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ID蛋白是调控细胞增殖和分化的重要的调节因子。本研究检测了ID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谱并分析了其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了其细胞生物学水平的变化及相应的机制。[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从2001年8月至2006年3月250例患者乳腺癌样本,通过组织芯片检测了ID蛋白的表达情况和在乳腺癌预后中所起的作用;然后,通过三维培养,RNA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调查并阐述了可能存在的分子机理;通过免疫荧光,点突变,双荧光报告等试验对发现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免疫组化检测发现ID1,ID2和ID3在乳腺癌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都有表达,其中ID2在乳腺癌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统计学分析发现ID2和ID3在ER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细胞中表达较高,且卡方检验ID2和ID3的表达与ER受体的状态有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6和0.006。通过Kaplan-meier和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ID2的表达水平是乳腺癌的一个独立预后因子(P=0.013; HR=2.358,95%CI 1.065-5.218)。在乳腺癌分型后,ID2的预后价值在三阴性乳腺癌中最有统计学意义(P=0.009)。在三维培养中,我们发现在乳腺良性细胞系中过表达ID蛋白可以抑制细胞的正常分化,出现过度增殖,癌变表型。将出现表型的转染细胞系和对照细胞进行RNA测序,然后对测序获得的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其中多条通路都发生了变化。我们选取比较感兴趣的一条上皮黏附连接的重构通路进行验证,发现该通路中的关键蛋白E-cadherin表达明显下调。通过克隆E-cadherin启动子区序列并构建双荧光报告质粒,发现在这种野生型报告质粒中ID蛋白可以显著抑制E-cadherin启动子的活性;然后对该野生型质粒序列中的ID蛋白作用元件E-box都做点突变,发现ID蛋白主要通过间接抑制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286至-1281位的E-box活性发挥转录调控作用的。应用组织芯片重新检测E-cadherin的表达情况,我们发现ID2与其表达成负相关(P=0.020,Pearson’s R=-0.155).结合ID2和E-cadherin的表达,病人被分作四个亚组,亚组之间无病生存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ID蛋白在乳腺癌中都有高表达,其中ID2可以提示乳腺癌差的预后。这一现象存在的分子生物学过程是,ID蛋白可以抑制乳腺良性上皮细胞的正常分化过程,促使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和癌变。这一过程中涉及许多分子信号通路的变化,其中一条就是上皮黏附连接的重构通路。ID蛋白可以间接的对该通路中的关键蛋白E-cadherin进行转录抑制。结合ID2和E-cadherin的表达可以更好地预测乳腺癌的预后。
其他文献
在IKEv2协议基础上,利用ISO/IEC9798-3:1998/Amd 1:2010中的认证机制,提出了一种可信计算环境下的IKEv2协议扩展方案,实现了发起者和响应者之间的双向身份认证和平台认证,并
我们中国人是一个非常重视姓氏的民族,同时也拥有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姓氏文化。中华民族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经有了姓氏的概念,那个时候的姓在数量上比如今要少得多,而且有
介绍了植物富亮氨酸重复类受体蛋白激酶(LRR-RLK)的结构与分类;分别以CLAVATA1,BRI1,FLS2为例,阐述了LRR—RLK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激素信号转导和植物抗病防御等方面的生理功能及
人脸识别技术是模式识别和机器视觉领域最富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之一,它在公共安全、信息安全、人机交互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一般来说,人脸识别系统包括人脸检测、特征
近年来,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增加,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其经济对外的敏感度也随之增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和货币供应量也快速增加,特别是1994年外汇
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一直是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的两大热点问题,合理地探索利用太阳能是解决它们的有效途径之一。人工光合作用就是仿生绿色植物叶片,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实现高效转
提出了安全管理职业化的概念,并就建立职业安全管理队伍的措施以及安全管理社会化服务问题进行了讨论。
<正>一、村落建档保护的内生动力(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来源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气候迥异,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传统村落。基于社会认同视野,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不
日前,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王长丰博士的《殷周金文族徽研究》一书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之三十二,全书上、下两册,内容搜罗丰富,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