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安时期军阀割据、战祸连绵,社会动荡不安,儒家思想受到严重冲击,多种文化思想观念应运而生,改变了人们看待社会、思考问题的层面,冲击并改变了他们原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建安文人对生命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提升了他们的个性意识,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和建功立业的政治热情。本文旨在论述建安时期的权力机构转型与文学创作,通过梳理这一时期文人参与国家权力机构的过程,以及文人在置于国家权力机构中心之时是如何进行文学创作的,他们的文学主题、文学思想、文学风格、文学精神等到底体现了怎样的价值取向。分析权力机构从天子专制到宦官、外戚专政再到军阀割据,进而形成三权鼎立的转型规律,归纳出这期间文学创作发生的变化。在研究本课题时运用了比较分析法、归纳推理等方法,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建安时期特殊的历史境遇为建安文人进入政治权力机构创作了独特的机遇。军阀割据、各自为政的政治格局中,各地军阀彼此为竞争治国用兵之术,争相笼络人才,各地有才之士各投其主,人尽其才。各地权力机构争相选择人才,人才也自由选择不同权力机构。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中,由于痛疾时代乱离而高涨的建功立业热情,大量建安文人顺时参与到国家权力机构之中,进一步充实建安时期国家权力机构的队伍,不仅增强了权力机构自身的力量,从而使国家权力机构的职能显得更加充满活力,国家权力机构本身也由于文人的大量加入在职能和政治理念上都发生了转型和变化。第二,建安文人加入政治权力机构后,随军出征、参与政治事务和国家管理,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生活,这使得他们的创作内容和创作风格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邺下文人集团的出现又给文人的生活和创作都提供了相对优越的条件,提高了文人的社会地位,文人的文人属性首次得到明确,文章成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文学和文人的地位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文人集会时的宴饮游乐和文学创作促使文学创作由自发过渡为自觉,文人们在诗酒酬酢之际常常进行同题创作,互相切磋评比,讲究辞采,竞才效技,出现了诗赋欲丽的趋势,这也是建安文人自觉追求文学技巧和多样化表达手法的结果,标志着文学的觉醒,可以说中国文学的觉醒与建安时期权力机构的转型密切相关。第三,文学与政治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建安时期大量文人进入权力机构以及权力机构的转型所带来的文人地位的提高和文学的自觉与独立,文人大量参与政治事务对权力机构职能和执政理念带来的影响,在文学和政治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得到了典型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