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建立小鼠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模型2.研究3株不同基因型的鲍曼不动杆菌(ST191、ST381、ST N2)致病性差异。方法:随机选取100只6周大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于第1天和第2天以环磷酰胺150mg/kg腹腔注射造成白细胞减少,于第4天其中3组分别于气管内滴注1个麦氏点(3×108CFU/ml)浓度的不同菌株的细菌悬液50μl造成小鼠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对照组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50μl代替鲍曼不动杆菌悬液。其中每组留10只饲养至实验结束,每天观察小鼠的病死率、体重变化,临床评分;每组每天3只取血行白细胞检测。余下的每组15只接种后1h每组各处死三只行肺组织匀浆细菌培养计数,其余的每天每组3只小鼠取血进行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和PCT检测,同时每组每天处死3只取肺组织匀浆培养细菌计数,肺组织病理切片行组织学评分。结果:1.三组接种鲍曼不动杆菌菌悬液的小鼠分别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活动减少,饮食差,皮毛耸立,眼结膜充血,体重减轻,各组病死率不一。4天后上述症状消失,恢复正常饮食。三组肺炎小鼠病死率从20%变化到90%。对照组小鼠精神、饮食好,毛色润泽,反应灵敏,无明显发病迹象、无病死率。2.各组之间的临床评分差异(P<0.05)显著。三组细菌性肺炎中,ST191临床评分最高,STN2居中,ST381最低。而每天各组之间的白细胞计数、体重减轻量无明显差异(P>0.05)。3.第1天各组小鼠肺组织匀浆培养细菌计数差异明显(P<0.05)。以STN2组细菌数最多。各组肺组织病理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三组细菌性肺炎的肺组织病理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高,三组细菌肺炎中ST191病理评分最高,STN2居中,ST381最低。接种不同的菌株的小鼠产生的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PCT各组有明显差异(P<0.05)。期中ST191组促炎因子水平和PCT较其他三组高。4.临床评分、肺组织病理学评分、TNF-α、PCT (P<0.05)与生存率密切相关性(分别为rs=-0.866,rs=-0.826, rs=-0.629,rs=-0.685),但病死率与肺部的细菌计数无相关性。结论:1.运用环磷酰胺抑制免疫,气管内滴注鲍曼不动杆菌菌悬液的方法成功建立小鼠肺炎模型。2.通过研究比较不同基因型的鲍曼不动杆菌小鼠肺炎模型的生存率、细胞因子、临床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的统计学差异表明菌株之间的致病性的差异。其中ST191致病性最强,为本地区医院感染细菌肺炎的防治和世界耐碳氢霉烯鲍曼不动杆菌致病力研究提供有益的信息。3.相关性分析中发现细菌的增殖不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主要的致病因素,同时临床评分、病理评分、细胞因子、降钙素原和生存率是密切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