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是中国最早的语录体散文著作。其语言具有浓郁的口语色彩,而且及具哲理性和概括性,能够客观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口语和一般词汇的词义引申情况。 本文对《论语》中不重复的1038个词在文中的词义进行分析统计,着重分析在文中所用义项与本义不同的646个词。通过分析词的古文字形体,参考《说文解字》和早期古代文献,判定词的本义。再由本义出发,根据《字汇》、《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等资料,对《论语》中使用频率较高,且词义较为丰富的16个词进行了词义引申线索分析。文章在对重点词语词义引申分析的基础上,对词汇整体词义引申的方式也做了详细归纳,研究发现《论语》中词义引申方式多种多样,体系较为完整。词义引申方式总体上分为两大类:相似引申和相关引申。相似引申分为:形貌相似、位置相似、方式状态相似、性质相似、地位相似、功能作用相似、感受相似。相关引申分为:借表事物的词表示相关事物、借表事物的词代有关动作行为、借表示具有某种性质特征的事物的词代某种性质特征、借表示动作行为的词代有关的人、事、物的特征、借形容事物性质的词代具有某种性质特点的人、事或与之有关的动作行为。另外,文章把相似引申和相关引申中符合逻辑的特殊引申概括出来,称为理性引申。理性分为因果引申、正反引申、施受引申、时空引申、动静引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