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光影交错的时空——论童话中的成长母题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b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话作为一门古老的文学门类,千百年来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一直拥有永恒魅力。成长母题一直以来都是童话研究的重要话题。本文主要以童话为依托,运用心理学、人类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对成长母题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与研究。生命的成长离不开一定的时空。童话中生命成长的过程就是时空流转的过程。与此同时,成长母题作为人类学意义上的一个常量还积淀着人类厚重的社会文化心理。因此童话中的成长母题应存在于一个更开放立体的时空中。它不仅仅在童话中以一种时空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伴随着童话的诞生及发展而逐渐昭示出人类心灵成长的历程。一方面,人类成长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另一方面,生命个体在不断实现自身成长的同时又无时无刻不在观看别人的成长,并通过自身生命体验的投射将其重构以融入自身生命的成长中。童话中的成长母题因这种成长方式的不断重复性而具有了更深广的意义。此时它已不仅仅是一个文学母题,还成为了一个关乎人类心灵成长的哲学层面上的母题并作为童话的核心渗透到了更广的领域里。
其他文献
《文学》是中国现代期刊史上一份重要的“纯文学”刊物。在1930年代“围剿”与“反围剿”的激烈斗争中,它因争夺话语权力,开创“公共空间”而获得历史上的价值。然而学术界对《
2000年以来,陈应松连续发表的一系列以神农架为背景的小说得到了文学界的广泛的关注。神农架系列小说将神农架山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当下的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主要描写的
本文试图对诗人阿垅诗歌中的意象进行一次系统的分析和整理,同时结合着诗人自己精辟的诗歌理论,从阿垅的白话诗歌所独有的意象建构方面出发,对阿垅的诗歌创作进行一次系统的重新